3月7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张跃林教授和李昕教授应邀来访我校,在成都校区一教309报告厅为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张跃林教授的报告主题为“拟南芥水杨酸信号途径的遗传解析”,李昕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利用植物免疫自激活模型解析抗病蛋白对免疫反应的调控机理”。报告会由国家重点实验室(筹)主任陈学伟教授主持,吸引了百余名师生参加。
张跃林针对水杨酸信号途径调控植物免疫反应的机制,系统介绍了他以拟南芥为模式,通过遗传筛选获得了水杨酸信号途径的多个关键调控因子,深入解析了各调控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张跃林还向大家详细阐述了他在水杨酸体内识别机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该研究2018年发表于Cell杂志,揭示了三个NPR蛋白作为水杨酸的共受体调控免疫的重要机制:NPR1蛋白对水杨酸具有较低结合力,可促进水杨酸诱导的免疫防御基因的表达,类似于免疫反应的油门;NPR3/4对水杨酸具有较高结合力,能抑制水杨酸诱导的防御基因的表达,类似于免疫反应的刹车。张跃林会后与大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水杨酸调控植物免疫的前沿进展。
李昕简要地介绍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情况,接着详细介绍了她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植物NB-LRR受体蛋白介导的免疫反应研究和茎腐病核盘菌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的系列重要进展。她着重阐述了拟南芥抗病蛋白SNC1作为NB-LRR蛋白,其调控免疫反应所涉及的分子信号网络和调控机制,并介绍了MUSE1对SNC1功能的调控作用。报告结束后,李昕教授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激发了大家对植物免疫研究的浓厚兴趣。
另悉,3月7日下午,张跃林教授和李昕教授为农学院300余名本科学生做了植物免疫与遗传等方面的学术讲座。
报告人简介:
张跃林博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主要从事植物免疫受体下游信号传导途径研究、系统获得性抗性的遗传分析和设计对病原真菌的持久抗性等方面的研究。在Cell、Cell Research、Cell Host & Microb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lant Cell、New Phytologist等主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李昕博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获NSERC-Discovery、CFI-JELF和NSERC-CREATE等基金支持,主要从事植物NB-LRR受体蛋白介导的免疫反应研究和茎腐病核盘菌分子遗传学研究,近期在Cell Host & Microbe、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lant Cell等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张跃林教授

李昕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