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马来西亚当志愿者——记动物医学院药学专业志愿者秦婉莹

2013-09-16 17:55:53作者:林飞扬 李涯 来源:动物医学院记者团 点击数:

  

 
  一提到大学生去马来西亚,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旅游。动物医学院2011级的女孩秦婉莹去马来西亚却是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热带雨林到处是奇花异葩、珍禽异兽,几个人都环抱不住的大树随处可见,每一个角落无不充斥着神秘与惊险,她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了半个多月。

  从“植物控”到志愿者

  “我就是个‘植物控’!”从小就和树木打交道的秦婉莹对树木情有独钟,也是一个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重庆妹子,哪怕夏天40度也在外面跑得乐不思蜀。

  一次偶然,秦婉莹看到了Earthwatch的公益广告,开始着迷地关注Earthwatch。 Earthwatch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以保护全球环境为己任的、国际非盈利性野外科研志愿者组织。2013年暑假临近,秦婉莹内心愈发起伏跌宕,一番斟酌,决定选择“Climate and landscape change in Borneo’s rainforest 2013”作为自己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秦婉莹的首次出国之旅却遭到父母极力反对,觉得一个女孩子孤身在外不安全,母亲讲了很多道理和例子。秦婉莹并没因此退缩,反而坚定地向父母表达了决心。经过一顿软磨硬泡后,父母总算答应了。从项目申请到办理签证,东奔西跑都是她一个人搞定,秦婉莹说:“在家靠父母,出去就只能靠自己了。”

  秦婉莹实践的目的地,是马来西亚婆罗洲的一片热带雨林。在20世纪中叶前,该片区域几乎完全被雨林覆盖,是野生生物的天堂。近年来,城市的发展导致大面积的雨林被砍伐,目前仅存的雨林大都高度退化或分散,而它们还艰难地维持着整个婆罗洲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一路上,秦婉莹看到了太多不及人高的小树苗和可以站下几个人的树桩。“一颗树苗长到人高要几十年,那些十几层楼高的树要长多少年可想而知,但一分钟不到就被人类砍倒了。”每次谈到此处,秦婉莹感触颇深。

  雨林深处

  秦婉莹所在的Volunteer team 3一共8个人,全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团队里最大的是50多岁的日本阿姨,秦婉莹是最小的一个,年仅20,其余的都在30岁左右。年龄的差距却没有给大家带来代沟。所有交流都得用英语,除了3个母语国家的人,其余的人交流起来常常手舞足蹈,颇有乐趣。见面第一天,大家一起出去购置装备,一路状况不段,欢声笑语也不断。让秦婉莹记忆深刻的是一个来自南非的白种男孩。“他就像一个开心果一样,活泼的像我弟弟,总能逗我们开心。”

  到达第三天,Volunteer team 3出发前往位于婆罗洲北部一个热带雨林亚庇。4个小时车程后,时间已是早上8点,团队开始进入雨林工作,主要是测量幼苗的高度,直径,虫洞数量等。秦婉莹并不了解林业方面的知识,但对领队的科学家、项目负责人Dr.Glen所教授的林业知识积极认真地学习。“在热带雨林到处都是课堂,要学的东西太多了。”秦婉莹说。

  热带雨林的惊险,秦婉莹算是真切地体会到了。第一天进入热带雨林,她就看到了一条蛇,比蛇更可怕的是那些大大小小、无处不在的蚂蝗。秦婉莹很怕蚂蝗,不能像当地人那样淡然地把蚂蝗扯下来碾死,只会惶恐地把身上吸得胀鼓鼓的蚂蝗弹走,上课、工作、吃饭都要与蚂蝗打交道。从热带雨林出来,她的防水蛭足套的褶皱里藏了满满的蚂蝗。最后一天Benny专门带队员们见识了一条蚂蟥路,树叶上、树干上、石板上,周围的植物上全是大蚂蝗。早已然习惯的秦婉莹,反而觉得蚂蝗爬行的样子很可爱。

  “世上本没用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句话是热带雨林的真实写照。雨林里的几乎所有的路都是队员们用脚走出来的。“但走在前面的总是科研助理!”秦婉莹说,“他们为我们砍去带刺的树枝,为我们扯掉蚂蝗,教我们使用仪器和工具。真的很感谢他们!”

  雨林之外

  亲切是秦婉莹来到马来西亚的第一个感触。“无论是机场工作人员还是普通的生意人都非常亲切。”秦婉莹说。作为一个旅游国家,当地人都会点英语,“每当语言不通的时候,大家就相互比划。为志愿者团队煮饭的当地居民也十分亲切和蔼,时常问他们合不合口味。团队专门花了一个下午和炊事人员一起做饭。马来西亚的菜很和秦婉莹的口味,备用的老干妈毫无用武之地。秦婉莹不得不自嘲一句:“吃货无国界”。

  快乐也是秦婉莹的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副产品。每天下午课后是团队的游戏时间,队员们最爱玩的是“杀人”游戏。Dr.Glen教了这个游戏后,队员们每天盼望着下午的游戏时间。这不仅是一个考智商的游戏,更是个考验口语表达的游戏,每当表达不清的时候总要依靠让人捧腹大笑的肢体语言。”

  早上6点就天亮了,此时亚庇林中的鸟儿异常活跃,秦婉莹从没见过那么多或奇异或美丽的鸟儿,很多都叫不出名字。晚上7点夜幕迅速降临,这时队员位出去观察丛林里的夜行动物。当地人很擅长观察夜行动物,用电筒一照就知道哪里有动物。秦婉莹说,大家看到了一掠而过的猴子和会飞的松鼠,并有幸捕捉到了立在树枝上的隼。

  8月27号,志愿者项目结束了,秦婉莹的暑期社会实践也结束了。在那里,秦婉莹第一次看到了湛蓝大海,第一次看到憨态可掬的红毛猩猩,第一次穿梭热带雨林,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奇珍异兽。雨林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潮湿、闷热、没有热水和干净的饮用水,她却有了和当地许多人一样的感受:虽然物质匮乏,内心却充满幸福!

  离开的前一天晚上,秦婉莹看到了满树的萤火虫,油然感叹:生命真令人惊叹!

\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