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校师生怀着激动的心情,通过电视、网络和手机客户端等,以集中学和分散学相结合的形式收看大会直播,学习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观看三军列阵、铁甲生辉的盛大阅兵仪式。

全体在家校领导、党委常委与在校师生代表一起在成都校区1教309会议室集中收看纪念大会
党委书记刘登才:总书记重要讲话振奋人心,阅兵式洪流彰显国威。本次大会无疑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有着119年红色办学历史的川农大将以此次观礼为契机,引导全校师生深刻理解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传承和弘扬好伟大抗战精神,始终以强农兴农为使命,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服务好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为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作出更多川农贡献。
校长吴德:阅兵式展示出的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果令我心潮澎湃,也让我倍感使命在肩。作为“211”和“双一流”院校,川农大新时代的使命就是培育更多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需要、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将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引领学子深根中华大地、服务“三农”事业,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川农生力军。

吕秀兰在大会现场
赴天安门现场观礼的各级地方先进模范代表、园艺学院吕秀兰教授:有幸能够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近距离看到一个又一个“国之重器”,我内心十分激动,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倍感自豪。我将把传承和发扬伟大抗战精神贯彻到工作生活当中,不断提醒自己要继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机关党委各支部组织党员集中收看大会直播
档案馆馆长潘坤:“以铮铮铁骨战强敌 以血肉之躯铸长城”。这句话让我想到川农大以杨开渠教授、杨允奎教授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在全面抗战时期以稻作科研助力四川粮食增产和军粮输出的重大历史贡献。全面抗战时期四川输出军粮八千万石,占全国军粮三分之一。正是杨开渠教授与在川合作实验和推广双季稻与再生稻,使得四川粮食增产三千万石以上,才最终以一石济时粮的力量共同铸就了抵御外敌入侵的民族长城。档案馆将坚持讲好“一颗稻种助抗战”的川农大科研抗战史,助力全校师生一起“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纪委执纪审查科干部罗兴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在世界变乱交织的国际背景下,和平发展的中国独树一帜,为世界人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蓄积磅礴青春力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草业科技学院国家级青年人才严海东老师:伟大抗战精神中“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等品格内涵,与科研工作有着内在联系。要将抗战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在草业科学领域勇攀高峰。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张祖龑: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是中华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全新高度。观看阅兵式后,我心情特别激动,更加能深刻领悟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全体教师一定认真学习,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融入课堂,讲好、讲透伟大战争和伟大抗战精神,践行好高校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青马工程”第十二期主体班及第二期西部计划专项班组织学员集中观看直播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夏唯洋: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要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伟大贡献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是要使我辈青年学子更好地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财富和智慧力量。
校学生会执行主席、校第十二期青马班学员冯科航:当《保卫黄河》等经典抗战旋律响起时,看到空中梯队呼啸而来,内心澎湃不已。我要将热爱转化为服务同学的实际行动,发挥学生会桥梁纽带作用,以实干践行青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