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王显祥教授团队联合动物营养所伍爱民副教授,农学院向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王卉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自然指数期刊《Inorganic Chemistry》发表题为“Luteolin-Manganese Nanozyme Induces Apoptosis and Ferroptosis for Enhanced Cancer Therapy”的封面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将天然植物多酚化合物木犀草素与微量营养元素锰相结合,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类酶活性材料(Lu-Mn纳米酶)。该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还能在微酸性肿瘤微环境中高效地将H₂O₂转化为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OH),从而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铁死亡,显著抑制肿瘤生长。这一创新性研究为癌症治疗提供了全新策略,并为天然植物多酚和微量营养元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

植物多酚是一种天然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储量仅次于木材中的三大素(纤维素、木质素及半纤维素)。由于其特殊结构,它展现出显著的蛋白质结合能力、强效自由基清除活性以及优异的光防护特性,现已深度应用于畜牧养殖、食品工程和生物医学等交叉领域。
王显祥教授领衔的跨学科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植物多酚与微量营养元素的协同增效机制研究及其功能产品开发。团队创新性地将纳米技术引入传统农业领域,构建了“植物多酚-纳米载体-微量元素”三元复合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已在Small, Food chemistry,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Theranostics等TOP期刊发表原创论文20余篇,其中4项成果获选期刊封面论文。
据了解,基于理论上的创新突破,该团队与行业龙头四川吉隆达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纳米材料农业交叉工程研究中心”,成功开发出系列新型纳米饲料添加剂。产业化实践表明,该技术体系可实现微量营养元素的减量增效,为现代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