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首页 成都校区首页 都江堰校区首页 四川农业大学校园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青年红色筑梦——绘制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2-09-01 10:00:07 作者:唐欣 陈玺竹 唐可文 审稿:侯维 来源:校团委 点击数:

  

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这个夏天,我校834个团队、3000余名学子围绕“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建设,分赴四川、云南、广西等34个省份、地区,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扎根中国广袤乡村,厚植红色沃土,用科技力量圆梦乡村振兴,用青春力量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服务产业助农,绘产村融合

聚焦农村产业振兴,共绘产村融合、共同富裕新图景。来自农学院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循环利用技术”公益推广团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玉豆科研团队,致力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与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团队将晦涩难懂的专业论文与行业标准,转化为适用于不同地区的7大技术挂图、15个示范视频、系列光盘等,深入四川省成都、广元、南充、宜宾等10余个市县内进行推广,开展讲座20余场,惠及农户3000余人,让农户都懂得起,种得优。

经济学院稻农绿色种植行为调研团队的15名成员奔赴四川成都、乐山、自贡、达州、眉山等地,通过走访水稻种植村落,聚焦水稻种植户具体种植行为,以客观真实的数据,分析并构建起农户绿色种植行为的驱动机制,为持续推动落实农业绿色发展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提供借鉴。

“能用自己所学所知为当地花椒产业做出贡献,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荣幸。”针对金阳县花椒产量低、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低和滞销等问题,“椒”相辉映团队多次前往金阳县调研,分析当地花椒种植、管理技术和品种资源,因地制宜,提出“科研团队+公司+农户”一体化的产业模式。目前已开发出金阳青花椒和汉源无刺花椒两个主栽优质品种,可增加产量30-40%;成立花椒联盟会,免费开展花椒管理技术培训20余次,带动椒农820户,助力增收1700万元,将大山变成了农民的致富之山。

商旅学院“行归”团队的39名成员深入四川省“三城”,通过街头走访、人员访谈等形式进行防伪维权意识调研,举办防伪维权知识宣讲4次,覆盖200余家农户。帮助村民树立维权意识,推动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科学化的防伪维权标识体系,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助力乡村产业产品防伪维权规范化,带动产业更新发展。

经济学院小微企业数字金融调研团队聚焦金融领域的时政热点,以小微企业为主要调研对象,通过调研收集相关小微企业的一手数据,充分挖掘制约其融资水平的痛点和难点并结合所学进行相关分析,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推动农村数字金融深化发展,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图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循环利用技术”公益推广团实地培训

图为“行归”团队调研乌鸡养殖场

助推文化兴农,描乡村善治和景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让乡村善治一步一“景”。“我们这些村干部,也是实实在在想为村民做事情,但有时候法律知识不够完备。”雅安市孔坪乡柏香村的村书记在接受法学院“法源”团队调研采访时说道。14名团队成员前往雅安市5个乡村开展普法宣讲5场,吸引300余名村民到场听讲,提升当地村民的法治素养,促进乡村人民调解“法律明白人”模式落实。

“千村一面的乡村‘趋同化’发展让乡村建设规划变得无差别,我们要善于发掘乡村的特色美。”在四川省雅安市八步镇基层村干部的帮助下,来自艺传学院的“艺”村“艺”品——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先后考察了八步镇文化馆和文化活动中心,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调研基础上,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通过党建与乡村振兴等主题的业态培育,设计了6幅具有当地特色的墙绘。

“感知川农情,领略华夏美”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团步履不停,3名外籍成员随团队实地走访蒲江县甘溪镇、西来镇等5个实践地,学习陶艺、蒲江草木染,深入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与当地政府合作,以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蒲江县为示范点,结合自身所学利用网络及各类矩阵化平台,充分发挥蒲江文化本地优势,讲好蒲江故事。

图为法源团队进行乡村“法律明白人”现状调研

图为“感知川农情,领略华夏美”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体验陶艺

科技生态治农,游绿水青山亮景

以新农科为载体助力生态建设,续航美丽中国。来自环境学院的“炭为冠止——土壤修复青年助农”团队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类型多、修复见效慢、难根治等难题,精研“生物炭+微生物”生态修复思路,依托学校“生物炭废料制备技术、拟原位高效筛选菌种技术”两大核心技术,探索出“3+2+N”公益助农服务体系,通过开展“致净微讲堂”、实地土壤义诊与土壤修复技术培训指导等活动,帮助100余户农户实现土壤恢复,成功助力增产增收。

在西北地区,来自草业科技学院的“绿脊团队”利用研究开发出高寒沙化地和鼠荒地植被修复的关键技术,治理阿坝州若尔盖县、红原县等10余个区县沙化地、鼠荒地和黑土滩36万亩,改良中度退化草地100余万亩。来自园艺学院的“行迹青海”团队努力克服语言不通、高原反应等问题,前往青海小泊湖湿地及团队成员家乡等10余个生态类似小泊湖的区域,实地考察寻找湖泊污染共性并尝试引进有效模式及技术推进一系列“造绿”工程,带领游客和当地牧民一起种植500棵兼具生态及商业价值的大果沙棘树。

“我们以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为突破口,通过实地调研比较现有处理低碳氮比市政污水方法的优缺点和实验室开展相关实验,助力当地污水治理。”土木工程学院的“行走”团队深入湖北、云南等5个实践地对当地水污染和不同土质进行拍照记录,以具体实验数据为支撑,提出引入微生物燃料电池并同步培养自养反硝化菌的建议,使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为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添砖加瓦。

该院学子还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多种科研课题,并开展研究。开展基于正交试验的改良磷石膏强度性能试验,探究不同配合比下改良磷石膏的抗压能力,为路基填筑提供参考;进行砌体结构性能调研,提升建材的抗震性能,预防地震灾害;研究纳米二氧化硅改良土变形过程中的能量耗散特性与损伤演化规律,提升公路路基和房屋建筑地基的承载力……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科创研究,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指导意义。

图为“行迹青海”团队种植沙棘树

图为“行走”团队对实验样品进行抽滤

聚焦人才强农,展未来乡村愿景

厚植“三农”情怀,将论文书写在希望的田野上。“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能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特色种养殖,吸引更多农民返乡创业。”来自动物医学院的“壹脂丹心”实践团队深入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4个丹参种植基地,实地走访200余户农户,1500亩药植土地及逢春制药有限公司等4家相关制药公司,调研了解到丹参种植与生产过程存在种植技术低下、种植经验不足导致高品质丹参供不应需的情况,设计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改善措施供丹参种植农户参考,改善丹参种植现状。团队不断呼吁更多人深入了解农村现状并深度服务“三农”,汇聚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健康带来动力,激活“一池清水”。体育学院组建了66个团队,共计526名体育学子深入农村和社区,围绕“体育进社区,人民更健康”实践主题,在成都市大邑县、宜宾市叙州区等10余地开展太极、乒乓、花样跳绳等体育运动的科普教学课100余场。其中“篮球小分队”在宜宾市叙州区赵场街道举行的篮球比赛吸引当地小朋友大人集聚一堂,“老师上课时教我们的运球方法和投篮方式让我运球更稳、投球命中率更高了,太神奇了!”

“产业发展机械化程度低、技术能力断层、中青年从事柠檬产业的意愿较低,是我们当前的困难。”安岳县柠檬产业发展中心马静华主任在座谈会上向来自管理学院的寻访者之探访“川字号”劳务品牌团队介绍道。团队寻访了3个以高素质农民为主的劳务品牌,通过调研,探寻其创业就业模式,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为返乡农民工、技术工人等在外儿女回乡就近就业创业搭建平台,建强高素质农民“领头羊”队伍,推动人才与劳务品牌实现“双向奔赴”。

人文学院多个实践团队从乡村产业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教育调研、村干部职业化等多个方向出发,开展调研和实践,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人文学院“渝风吟—乡村振兴下的重庆柑橘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团队于重庆忠县新立镇“田园综合体”进行深入调研与考察后,发现果酒行业正处在发展初期,是可预见的新消费风口,将柑橘与文化创意、柑橘IP相结合,发展具有多种产品类型、角色多样化、蕴含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的、经济附加值大的柑橘果酒,更有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当地产业链延长或转型升级。人文学院“红帆——夏晖”团队则前往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红星镇骑龙村,就溺水、触电、煤气中毒等农村常见事故展开技能培训,针对急救、伤员等级分类、地震等常见应急情况,向村民们讲解了搜索和救援方法。

图为“情系三农”团队为江安四面山镇养殖户分发兽药


图为“人”润新乡团队实地访问当地基层干部

农村天地广阔,青年大有可为。川农“新农人”站上乡村振兴“C位”,围绕农旅结合、科技下乡、基层管理等多方向,绘制出一幅幅振兴宏图,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属于川农学子的青春力量。据悉,5年来,我校“红旅”团队从2017年的144支增长到2022年的1434支,累计共2.9万名大学生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用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成果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累计有1000余个创新创业项目精准对接农户3000余户、企业1000余家,签订合作协议2500余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Copyright © 2014 www.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宣传部
主办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承办单位:宣传部 网站由宣传部维护/网络中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