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师德师风建设作出总体部署,要求“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本网特别推出【强师德 正教风 铸师魂】专题栏目,报道你我身边爱岗敬业、潜心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爱生如子的一线教师们,倾听他们默默育人的点滴故事。(新闻热线028-86293317,联系人李劲雨。)
—————————————————————————————————————
临近端午,各式各样的粽子开始飘香,也让我想起记忆中最美味的粽子。研究生时,每年临近端午,导师家人都会为我们包上一大锅粽子,清香绵软,咬一口,红豆混合着腊肉的香味盈满齿间。那种美味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不仅在于粽子本身,更多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那也是我求学生涯中最美好的一段经历,因为幸运地遇见了他——我的研究生导师杨克诚教授。
初识杨老师源于一门课程。
2003年,我还是一名大三学生,教授《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课程的杨克诚老师已年逾60,慈祥且精干。专家教授上课,同学们都无比敬仰。但对于成绩平平的我来说,专业课程学习生涩难懂。课程结束后的一个下午,在读书走廊偶遇杨老师,我忐忑地问到考试成绩,老师马上告知,并分析哪个部分答得好,哪些知识点尚需加强学习。
吃惊及感动由然而生。吃惊的是,短短十余堂课,老师竟能记得80余名同学中成绩中等的我。感动的是,老师能这样细致入微地分析,一针见血指出问题。也正是这一次交流,让我萌发了继续跟随杨老师学习的念头。在此后不久,我开始跟随杨老师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并攻读了杨老师的硕士研究生。
玉米遗传育种是我的研究方向,跟随杨老师的育种学习,至今回想起来更似甘草,苦中回甘。
“育种,就要下地!”这是杨老师对我们的基本要求,女生也不例外。
下地虽然辛苦,但是同学们一点也不觉得艰难。因为每次下地都是杨老师带着学生一起,一次也没有落下。老师都能事事亲力亲为,作为学生的我们怎敢懈怠。每天早上7点,大家都会准时等在贲江桥头,一起赴多营农场的约会。
最难忘的是在云南元江玉米育种基地的经历。那年的播种季,天气特别热,温度超过40度,站在田间5分钟汗水就直流。杨老师心疼我们,下地出发前,播种回来后,都会雷打不动地给学生们一人买一根冰棒降暑。播种的那1个月,我仿佛吃尽了一生的冰棒。
育种基地偏远,生活中除了下地别无其他娱乐。杨老师为了缓解烦闷,常常带着我们寻找乐趣。同去的男生有着一手好厨艺,杨老师鼓励他下厨,我们帮手,亲手做的食物特别美味,蒜泥白肉和回锅肉常常一扫而光。育种基地是傣族、哈尼族聚集地,杨老师知道女生爱美,还帮我借了哈尼族衣服,带上漂亮的头饰拍了张美美的下地照。至今我仍保留着那张珍贵的照片,虽晒得黑黢黢,但是脸上却洋溢着青春和满足。
感谢那样的岁月,感谢杨老师亦师亦友的陪伴,让我们不仅锻炼了强健体魄,也学会了吃苦耐劳。
2008年,“5·12汶川地震”之时也恰逢我硕士毕业之际。
地震发生后不久,我就拿到了杨老师为我修改的毕业论文初稿。用震惊两个字来形容这版手改稿一点也不为过。
70余页的论文,空白处竟密密麻麻写满了修改意见。论文文字上还有不同程度的圈划,大到一个结果讨论,小到一个措辞、一个标点的运用。
此后才知道,在水电不通的那个时候,杨老师字斟句酌的修改我们的毕业论文有多不易,那是在帐篷里完成的论文呀。
如今,杨老师已80高寿,仍精神矍铄,坚持工作。学生们虽已工作,但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仍习惯请教老师,杨老师会如当年教我们授粉选种一样,精心指导。正如一位学生所讲,在杨老师的培养和教育下,对农业充满了感情,想做点实事,不愧杨老师的培养。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现在也成为了一名教师,每每给学生分享“川农大精神”时,脑海里就会浮现杨老师的身影,正是这样一辈又一辈的川农人,才把川农大精神刻画的如此生动隽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