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首页 成都校区首页 都江堰校区首页 四川农业大学校园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强师德 正教风 铸师德】张利:桃李三千圃 经久手余香

2019-05-10 09:52:42 作者:彭 雪 来源:理学院 点击数: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师德师风建设作出总体部署,要求“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本网特别推出【强师德 正教风 铸师魂】专题栏目,报道你我身边爱岗敬业、潜心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爱生如子的一线教师们,倾听他们默默育人的点滴故事。(新闻热线028-86293317,联系人李劲雨。)

——————————————————————————————————

人物简介张利,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主研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主编规划教材2部;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选育丹参新品种1个;主持完成科技成果《丹参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研完成四川省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桃李春风弦歌一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张利认为教育是培养人和发展人的一种方式,她将教学理念分为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要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必备的知识背景与积淀;第二层是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较强的学习自觉性;第三层是提升创新思维,学生不一定学到很多知识,但一定要学会思考,老师的职责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思考。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杨在君是张利的首位“男弟子”,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大师兄”。在他眼中,张利的教导总是充满着“弹性”和“灵活性”。他回忆起2005年就读研究生时,记忆最深刻的是第一篇论文的写作,他信心满满地提交了论文,但没料想到张老师才翻了两页便写下了“重写”两个字,第二稿仅十分钟又被打回。就这样,历经无数稿,历时一年,经过张老师细致、逐句地修改与指导,杨在君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SCI论文。自此之后,他发现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在张老师的细致指导下,学会了如何把实验结果转化为一篇思路清晰的学术论文。

谈到实验,让杨在君惊喜不已且一直记忆犹新的是他第一次做出了可以卖300元的实验标准品。“当时的经费很困难,无法购买标准品,张老师就让我自己做,在做完后要求与商家标准品对比到底有何区别。这充分锻炼了我的实验能力。”杨在君说:“张老师在指导我们实验时,常让我们自己先做,独立做完后再进行细致指导”。现在,他自己在教学工作中也沿用了张老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年来,张利带领学生团队在外跑基地已成为一种常态,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她的许多学生都能自行奔赴各个基地完成研究工作,在和各界人士的相处中也能独当一面,师生搭档,与不少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德阳中江县的一位村民曾说:“这些大学生们懂得特别多,还非常懂礼貌,从来不会嫌弃我们农民粗笨,将来肯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大雪中的丹巴县,酷暑难耐的夏日重庆,道路被毁的瓦厂镇……张利始终坚持与学生同甘共苦。即便有时没有同行,她也会随时电话关心学生的安全。她的学生们早已养成了了一种习惯——每日早晚跟老师报一次平安。

探索未知迎风前行

“这是难能可贵的一次历练和机会,我们一定要去试一次!”

2017年,张利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丹参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整整13年的专注研究后,她终于实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在农业大学里做药用植物研究不是一件易事,特别是与多个经济作物重点学科的优秀团队一同参评,更加难上加难。”张利说。在荣获二等奖后,她接到一个意外惊喜——她的团队可以进入一等奖答辩。开心之余,大家也有些许犹豫,斩获二等奖已经实现了团队的最初目标,继续参选很大可能意味着花费更多精力做无谓的努力。“虽然获评的几率很小,但这对于我们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一次历练和机会,不逼自己一下,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还有多少能量,所以我们一定要去试一次。”张利为整个团队的师生打气。

张利身上一直有股敢拼敢闯的劲头。回想刚开始从事科研时的“三无”局面,转眼已过去近三十年。一开始,没有科研设备,她便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联系到川大生科院、我校小麦所等多家单位借用实验室设备。没有经费,有时就自掏腰包。后来沟通交流次数太多,她还获得了各个实验室的“特别关照”。科研往往需要团队,学校没开设相应专业,这就意味着缺少同行和生源,也就无法组建团队。张利就常常一人成伍,凡事亲力亲为。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她不断探索通往科研的道路,一路迎风前行。

这种勇于探索、永不放弃的劲头也被她积极传递给学生。她曾与学生分享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讲“坚持到底更易成功,不到最后一刻切勿轻言放弃。”在发现个别学生心态预警时,她会勉励道:“该努力时需努力,绝不要被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所压倒。”或许正是她永不放弃的精神一直支撑着她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带领一届又一届学生坚定地向理想努力奋进。

如今,除了教师,张利还有另外几个身份:四川省科技扶贫万里行中药材团队首席专家、四川省“三区”科技人员、德阳市科技特派员。在扶贫的道路上,一年12个月,月月都有她奔赴基地的身影,黎明启行,戴月而归。她在漫天大雪中星夜兼程,一路遭遇扎钉换胎、道路打滑、失去通讯;她曾多次高原反应发作,却坚持翻过座座大山顽强作业,吸氧入眠……常年奔波难免会留下病痛,每次临行前张利都会提前理疗身体,为的是不给团队增加负担。无数艰难张利习以为常,她希望亲自下基地、跑田埂,为农民推广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帮助更多的贫困百姓通过科技脱贫致富。

“在达成理想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服务了农民,回馈了社会,还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再没有什么事比这些更有意义了!”张利说。


Copyright © 2014 www.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宣传部
主办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承办单位:宣传部 网站由宣传部维护/网络中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