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党的十六大的东风,资源环境学院于2003年3月宣布成立。成立之初,学院仅有教职工37人(其中教师27人),本科生1400余人,研究生80人,5个本科专业,4个硕士点,教学科研基础条件比较艰苦。自成立以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学院党政努力加强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营造“民主、和谐、进取”的院风,加强了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了资源与环境学科群的发展,在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术合作交流活跃。通过外引内联,大幅度增加了教师数量,优化了学缘结构,开展“传、帮、带”、攻读学位、组建学科团队、强化学术合作与交流、教学竞赛等活动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总体提高。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 6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9人,硕士和博士生导师1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达90%以上。学院与国内外诸多著名院校密切交流与合作,近几年有来自国外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英国约克大学等和国内浙江大学、中国农大、四川大学、华中农大、西南农大、中国农科院和四川省农科院的数十位知名专家为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学科发展日趋合理,办学规模得到扩大。学院设有4个系(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微生物学系、气象与生态学系)、4个研究室(环境评价与规划室、国土勘测规划研究室、资源信息研究室、新型肥料研究室),建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土地资源信息技术实验室)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土壤学),一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源环境与生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省级优质特色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现有7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在校本科生约2500人,研究生200余人。
基础建设实现跨越,办学条件大幅改善。经过连续几年的投资建设,学院已拥有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压液相色谱仪、毛细管电泳仪、全站仪、GPS、电子经纬仪、Super Map和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城市规划设计软件、彩色绘图仪、大幅面扫描仪、数字化仪等仪器设备200余台,价值千万余。其它基本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大量补充,教学科研条件有了保障。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不动摇,以教学改革为动力,推动专业建设不断发展;狠抓教学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实行了专业负责人制度,加强专业学科团队建设,强化教师主导意识,建立和完善了专业档案,注重目标考核和过程管理相结合,保证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加强教学经验交流,不断加强教学改革。近年来共承担省、校级教改项目3项,先后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获省级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10余项,其中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农业微生物学等3门课程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建有熊猫乳业“思尔贝”生命奶开发与推广基地,福建蓝田公司成都大邑县蘑菇生产专家大院,四川金土地有限公司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等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30余个。学院设立了校内首个学生创新创业基金。
各项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校本科生发表科技论文逐年增多,考研上线率长期名列学校前茅。毕业生就业率高,并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科学研究重点突出,优势和特色逐渐形成。学院主要从事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耕地质量监测与土壤保护,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肥料资源研制与开发,环境监测、评价与工程治理,土地资源调查、开发与保护,土地利用规划与评价,土地开发整理与规划,资源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综合制图,测绘制图与规划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经过数十年的学术传承和开拓,学院在科学研究上形成了长江上游及青藏高原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微生物资源多样性与应用和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特色。先后承担或参加国家“863”、 “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欧盟国际合作和四川省攻关等多项研究项目。现承担有各类科研课题4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近5年来,在《Applied and Systematic Microbiology》、《Plant and Soil》、《Pedosphere》、《生态学报》、《土壤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主(参)编《四川土壤》等专著9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