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 - 新闻网
  四川农业大学 |  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首页 |  学校动态  |   纪念文章  |   视频资料  |   图片资料  |   特别推荐  |   我爱我的祖国  

(水利篇)改造山河的雄奇华章—— 新中国成立60年水利事业发展巡礼
日期:2009-09-01  作者: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姚润丰、葛如江、王春雨)一座座“长虹”凌空飞跃,一条条“巨龙”逶迤向前,一片片绿洲奇迹般诞生,一个个民生水利工程润泽山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掌握了命运的中国人民以空前的力度重整祖国万里河山。在彻底告别了旧中国水系紊乱、堤防残破不堪江河状况的同时,中国的治水思路实现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重大转变。

善治国者之基:60年来,国家投入上万亿元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一项项水利重点工程为时代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成为促进国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成为造福人民群众的历史丰碑

新中国成立以前,偌大的国土上只有22座大中型水库和一些塘坝、小型水库,江河堤防只有4.2万公里,几乎所有的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安民兴邦的大计。“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防范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把水利建设放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一个崭新的时代孕育了一大批经典水利工程: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可以使长江荆江段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达847亿千瓦时,年通航能力提高四五倍。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可大大缓解花园口以下的防洪压力,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原来约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同时,有效减少泥沙淤积,发挥供水、灌溉和生态修复等作用。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将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调水区和受水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中华大地可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这个淮河中游最大水利枢纽的建成,结束了淮河中游无防洪控制性工程的历史,实现了沿淮人民的百年夙愿和几代治淮人的“世纪梦想”,标志着淮河流域整体防洪保安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是科学防控洪水和调度配置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和象征。如今,在曾经桀骜不驯的大江大河两岸,矗立起浓荫覆盖的“万里长城”。上百条巨龙似的新开运河正按照人们的需要吞波吐浪,把洪涝之灾变成了灌溉和舟楫之利。

水利部部长陈雷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6万座,堤防长度28.69万公里,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全国639座有防洪任务的大、中、小型城市,有近299座通过防洪工程建设达到设防标准。1949年以来,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93万亿元,减淹耕地1.6亿公顷,年均减免粮食损失1029万吨。

治水方略之变:60年来,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到“给水以出路,人才有出路”,从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到生态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折射了新中国在实践中尊重自然、认识规律、与时俱进的治水方略之变

大禹改鲧的“壅堵”为“疏导”;李冰父子“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翻开中国治水史册,凡兴水为利者,大都遵循自然规律,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

时空分布不均,洪涝灾害频发,我国是世界上治水难度最大的国家。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步伐,以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为后盾,以科学的治水方针为指导,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水利工作者对治水思路开始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蓄泄兼筹”“统筹兼顾”“除害与兴利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治水方略指引下,治淮工程、长江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三门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要水利设施相继兴建。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的浪费、污染、掠夺,使得诸多地区缺水、缺安全之水已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并引发一系列生态与环境的恶化和生态链的断裂。到了二十世纪末期,江河断流,湖库淤积;地下水超采,湿地退化;围湖造地,侵占河道;水污染频发;沙尘暴肆虐──人水相争导致的不和谐景象时有出现。

实践不停,思考不止。1999年以来,水利部门围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思想解放大讨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单纯依靠修建水利工程根本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提出的增量供给需求,必须树立“大”的水资源观,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谋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利部总结吸取国内外治水经验教训,明确提出“治水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人类对水的侵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人类对水、对自然认识的理性升华。

在加强堤防建设的同时,一场大规模的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河)、退耕还林、移民建镇工程在长江中下游付诸实施。这是一次水上“战略大撤退”,是防洪工程建设思路的重要调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向水进军、与水争地,自觉主动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给洪水以出路。

人水相争变成了人水和谐,人类在处理与水的关系上迈出了理智的一步,不仅利用水、约束水,也善待水、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2000年起,9次对长期断流的塔里木河、黑河实施全流域统一调水,使塔里木河和黑河下游濒临毁灭的绿洲生态重现勃勃生机;2001年起,连续从嫩江向扎龙湿地补水,使生态恶化的湿地逐渐恢复原有功能;2002年起实施引江济太,探索通过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进行水环境治理,激活太湖;2004年、2006年和2008年三次从黄河引水补给白洋淀,挽救了几近干涸的“华北明珠”。

治水兴国之要:60年来,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加大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作为改善民生、服务民生的重要支撑,“民生水利”正逐步实现百姓安康、人民幸福、社会稳定这个水利事业的发展目标

7月中旬,大山深处连续旱了6年的甘肃省靖远县若笠乡曹岘村,终于盼来了今年的头一场雨。这么旱的年份,70多岁的田德生老人也是头回见到。不过,他和村民再不用像前几年一样担心吃水了。拧开厨房水缸上方亮晃晃的水龙头,清凌凌的水喷涌而出,田德生老人满脸褶皱里全是笑意。

正是“水”让若笠人过上了水灵灵的新生活,而依靠水利改变的,又岂止是一个若笠乡呢!

汩汩清流润民生,座座丰碑保民生。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为重点的“民生水利”事业突飞猛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区改造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工程接踵而至,中华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的农田灌溉面积只有标准很低的2.4亿亩,以1952年9月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电力灌溉工程——珥陵灌区正式开工建设为标志,国家先后对393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2亿公斤,增加节水能力105亿立方米,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8.77亿亩。大规模的灌区建设和改造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喝上安全水是广大农民生活状况改善的重要标志。60年来,我国累计解决了2.72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到2004年底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投入,解决了1.65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3年,将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初步调查显示,项目区内受益农民的肠道传染病等疾病发病率降低了47%。

经济效益可以计算,而由治理大江大河、兴建水利工程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则无法估量。60年江河治理,基本实现岁岁安澜,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踏踏实实致富奔小康。“淮河治理好了,我们的日子安稳了。党和政府带着我们致富,还帮我们办了水灾保险。这种安定的生活我们过去想都不敢想。”洼蓄洪区54岁的农民王富三很知足。

“发展民生水利,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为途径,构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人水和谐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使人人共享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陈雷表示。

盛世治水,人水和谐。60年的水利发展,实现了彪炳史册的辉煌跨越,为国家发展、民族富强、人民幸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最新加入
让爱国热情在分校师生心中激荡   2009.11.05
铭爱国心,表爱国情   2009.10.13
农学院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团日活动   2009.10.12
与祖国同心跳——邓良基参加天安门国庆观礼追记   2009.10.04
党委书记邓良基参加国庆观礼后表示:一定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再   2009.10.01
 文章图片

与祖国同心跳——邓良基...
..

党委书记邓良基参加国庆...
..

Copyright © 2009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宣传部
主办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承办单位:宣传部  网站由宣传部维护/网络中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