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首页 成都校区首页 都江堰校区首页 四川农业大学校园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口述历史】荣廷昭:玉米研究所的奠基者与开拓者

2016-04-28 15:55:03 作者:杨希 张晓 陈忠浩整理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采访者:潘光堂(博士,现任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研究生处处长、玉米研究所副所长,荣廷昭院士学生)

  人物小档案:

  荣廷昭,男,1936年1月5日出生于重庆璧山,中共党员,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高级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957年毕业于四川农学院农学系,现任四川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玉米研究所所长、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五届科技顾问团农业组顾问、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专家咨询组组长、四川省作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和四川省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作为第二获奖人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王丹萍科学奖金、科技部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先进个人,1998获教育部、人事部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并被评为四川省首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001年获四川省首届“创新人才奖”和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2年获四川第二届“科技杰出贡献奖”,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农学奖”。

  2016年1月5日,玉米研究所在云南景洪南繁育种基地召开成立20周年建设发展研讨会。校党委书记邓良基代表学校对荣廷昭院士带领下的玉米研究所20年辉煌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对荣廷昭院士从教60年致以崇高的敬意:“荣廷昭院士对学校的工作奉献时间已经超过建校历史的一半,不仅在学术科研、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且是践行、丰富和发展‘川农大精神’的最好表率!”

  坚忍不拔,脚踏实地干事业

  踏实、勤奋、睿智、厚道,是大家对荣老师的一致认可。

  1957年,荣老师从四川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师从杨允奎教授和李实贲教授,积极投身于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种特殊时代与环境下还依然开设了玉米杂交育种训练班,坚持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文革结束后初期,荣老师受到较大冲击,一度被迫停止了教学科研工作,1980年才从文革的迫害中脱身出来,正式恢复工作。然而在这场浩劫中,他的育种材料完全丢失殆尽,没有实验田,也没有科研经费。可以说,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他与几位同事又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地开始科研积累与奋斗。

  1980年刚恢复工作时,荣老师去找了当时农学系的副主任李实贲教授,表达了自己想要继续进行玉米育种研究的工作,李实贲教授听后非常高兴:“老荣,你要出来工作很好,我害怕你受了挫折就趴下不干了!”当即便从自己承担的一个农业部的课题中为数不多的经费里拿出一些经费给荣老师。很多年之后,荣老师每每提到李实贲教授在那种情况下能拿出钱支持他搞科研,感慨万千,甚至泪流满面。

  有了这笔钱作为起步经费,荣老师卯足了劲,加班加点地进行研究,最初的实验田地就是在濆江桥旁边的一小块农田。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他便在玉米育种上取得较好的成绩,先后选育了川单8号、川农三交2号、川单9号以及后来的川单10号、11号、12号、13号、14号等“川单系列”新品种,川单9号于1995年被农业部遴选为“全国十大农业新品种”(玉米品种全国仅2个),获得了50万元科研“后补助”资金并获199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996年,荣老师再获国家大奖,作为第一获奖人,《玉米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新自交系48-2和S37》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荣老师一直坚持科学研究,为了推广“川单系列”新品种,为保证亲本繁殖、制种纯度与高产,他身体力行,事无巨细,周到细致,走遍了巴山蜀水,甚至多次远赴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的繁殖、制种基地现场考察、指导生产。

  “川单系列”新品种在上世纪90年代曾在南充市顺庆区、嘉陵区、高坪区等地繁殖、制种。曾记得,我们在南充市顺庆区找了一片亲本的繁殖基地。为了保证亲本的纯度,一天,荣老师和我们几位老师现场去查看亲本纯度时,到基地时天空正下着大雨,为了及时去杂,我们没有等雨停就打着赤脚撑起伞,就下到地一字排开亲自去杂。在荣老师看来,做科学研究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或马虎,只有科学严谨、艰苦奋斗才能做出成果。

  1995年的夏天,荣老师一行到广元市剑阁县去实地检查种基地。考察结束后,剑阁县种子公司用一辆没有空调的通工车把他们送到绵阳乘坐火车,当时正值酷暑天气,加上路况不好一路颠簸,走走停停,到达绵阳时又错过了回成都的火车,直到晚上9点多钟才回到成都川农招待所。荣老师很爱出汗,身上的汗衫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当天晚上,他就发起了高烧,腰病也复发,同行的老师赶紧把他送到医院紧急处理后才转危为安。

  由于川单9号等“川单系列”在四川推广应用效果很好,为了学习山东登海种业玉米育种与推广的先进经验,荣老师于1997年组织了“川单玉米生产协作组”一行到山东莱州去进行现场交流学习,还请了时任胡祖禹校长莅临指导。由于长途奔波过于劳累,加上在车上吹了风,到达莱州的当天晚上,荣老师发起了高烧,盖了两床被子都还冷得发抖,我们赶紧把他送进医院,第二天一早输完液后,他没有休息,拖着病体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会场参加大会,不耽误一点工作。荣老师坚忍不拔的精神感染了身边不少的人。

  高瞻远瞩,引领科研发展

  荣老师对玉米研究所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奠基者的地位,他高屋建瓴,以极具发展性的视野抓住时机,抢占科学研究的制高点进行战略布局,使得学校的玉米研究赶超全国先进水平,甚至在某些研究领域居全国前列。

  上世纪八十年代,玉米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普通玉米遗传育种,通过荣老师及老一辈教师的努力,到上世纪末,玉米遗传育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除了1996年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008年,荣老师作为第一获奖人,《西南地区玉米杂交育种第四轮骨干自交系18-599和08-641》再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其选育的杂交种最高峰时曾覆盖了四川省三分之一的玉米种植面积。

  就在常规玉米势头高歌猛进的时候,荣老师以超前的眼光意识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甜糯玉米需求势必日益增强。于是,他继续加强普通玉米育种研究,但除把握方向和指导大的方针外,一些具体的工作交给了年青一代,自己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甜糯玉米的研究上。截至2015年,玉米研究所审定了多个甜糯玉米新品种,其中包括产量高品质好的甜玉米品种“荣玉甜1号”,2015“荣玉糯9号”也通过国家审定。“荣玉甜1号”是西南地区第一个通过国家级审定的甜玉米新品种。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荣老师又敏感地意识到,依据国际上农业发展的经验,四川省发展畜牧业势在必行,而发展草饲畜牧业又是四川省和国家今后发展的重点,这样可以较好地解决发展畜牧业不与农业争地。基于发展草食畜牧业不与人争粮的思想,他提出利用远缘杂交来发展饲草玉米,经过十多年持续努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审定“玉草系列”饲草玉米新品种4个;发展饲用作物,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动我省草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已列为我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施;四川省科技厅还批准我校建设《四川省新型饲用作物工程研究中心》,设立了《型饲用作物产业化工程关键技术集成》新与示范科技专项。2013年,荣老师就承担中国工程院《发展饲草作物,调整种植结构,推动西南地区草饲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咨询项目,进一步科学论证了这一观点。即使今天来看,从中央1号文件和农业部今年提出调整政策结构来发展饲草畜牧业来看,荣老师提前十多年便提出这一观点也是相当超前。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生物技术才开始兴起,在这之前,玉米研究所只是做一些普通的遗传研究,基本未涉及该技术领域,荣老师敏感意识到生物技术将会给今后的作物遗传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冲击和发展,他大力支持玉米所的年轻人从事玉米分子生物学研究。当时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和亚洲开发银行共同筹备基金来开展亚洲生物技术协作网研究,当他知道该项目在中国西南地区寻找合作伙伴之后便积极争取,最后我校玉米研究所争取到了亚洲生物技术协作网在西南地区的研究项目,之后着手建设了我校首个作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2001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到校视察工作时专门来参观这个实验室,2002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来校视察期间也特地参观了这个实验室。玉米研究所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不仅赶上全国研究步伐,且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玉米研究所现在能够承担国家的转基因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的课题,离不开当时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处,面对国家日渐成熟的人造卫星返回技术,荣老师敏感意识到可利用太空特殊环境创造玉米遗传变异,就筛选特异种质搭载我国返回式卫星,从此开始了太空育种研究,是我国最早进行玉米太空育种的少数几个科研单位。曹墨菊博士毕业后留校,荣老师就安排她专门从事此项研究,经过多年持续不断攻关,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曹墨菊作为第一完成人,“太空诱变创制玉米强优势组合亲本及新型雄性不育系”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荣老师另一个高屋建瓴的决定就是引进人才并且关心青年一代发展,其中便包括李晚忱教授。李晚忱教授是浙江大学的博士生,有较好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基础,后来玉米研究所分子生物技术发展的事实证明,他的引进的确为玉米研究所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当年我刚从法国留学归来时,带回来一个关于玉米花药研究的合作项目,荣老师积极支持项目的研究,玉米研究所转基因工程之所以今天能够在全国研究中独具特色,位于前列,实际上是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的玉米花药培养研究和建立分子生物学研究室是分不开的。

  本着培养年轻人,促进他们快速成长的想法,2006年,在国家基金西部项目的资助下,荣老师派现玉米研究所副所长高世斌博士到CIMMYT(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去学习国外先进玉米遗传育种理论与技术,开阔国际视野。一年后,为了让高世斌更好地完成研究,荣老师决定由研究所出资,资助他延长半年的学习,这对高世斌今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卢艳丽博士申请国家留学基金为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到CIMMYT学习,发表高水平论文奠定了很好基础。

  荣老师一直强调玉米育种研究不要搞低水平的重复,要搞商业化育种、链条式育种,把育种工程分为流水线,提出了三段式育种。把科研人员根据他的特长和工作需要,相对固定在流水线的某个环节,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避免低水平重复。玉米研究所这方面工作受到全国同行的肯定与赞赏。

  甘为人梯,强调团队建设

  荣老师思想非常开明,胸怀非常博大。玉米研究所成立至今取得了系列的成就和奖项,他在获奖人员安排上,十分注重充分体现了对年轻人的培养和对团队发展的考虑。他始终强调,未来是年轻人的。在平等、自由、宽容、竞争的团队文化下,玉米研究所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这与荣老师倡导的团队文化与大力支撑、培养年轻人息息相关。

  作为学科主要带头人,荣老师在学校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四川省和国际合作等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已培养硕、博士50余名,所带研究生卢艳丽的博士学位论文《不同类型玉米种质分子特征分析及耐旱相关性状的连锁-连锁不平衡联合作图》入选201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成为我校第五篇“百优”博士论文,也填补了玉米研究所的此项空白。

  玉米研究所在以荣老师为中心,形成的一个链条式的分工合作下,取得了不少成绩。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玉米研究所参加了3项“973计划”、3项“863计划”、2项国家支持计划,主持了1项国家支持计划、1项国家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重大课题、1项国家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重点课题,参加了2项重大课题。近10年来,玉米研究所每年都成功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特别是近4年,每年至少成功申报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高。

  有一位全国玉米遗传育种知名专家和前辈曾评说:“在全国玉米遗传育种的单位中,能够像四川农业大学一样,形成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全国也不多见,这可能也是玉米所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荣廷昭院士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情系三农,一切为了“三农”

  除了在科研上取得巨大成果,荣老师一生情系三农,一切为了农民和农业着想。为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可以说是他坚持不懈的宗旨和座右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培育出新品种过后,就可配制一些杂交种子出来,在雅安直接向农民销售并进行指导生产。当时川农的杂交玉米种子在雅安赢得了很好的声誉,除了品种优良,产量高、抗病等优点之外,更重要的是销售的种子没有假冒伪劣,且服务态度非常好。荣老师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是:在销售种子的时候中午不休息,因为农民中午不会休息,要在这个时间段来买种子;哪怕农民购种只买半斤或二两种子,也要卖给他。他说:“看到一些商业部门的服务态度不好,我们就感到很难受,农民来买种子的时候,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荣老师一直大力倡导和支持“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尽快将新品种推广到农民手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成立“川单系列的科研生产协作组”来推广品种,后来基于国家大的政策引导,成立了川单开发部,后又成立了川单种业公司。荣老师推动成立川单种业公司的初衷,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想借助公司这个平台,迅速把育成的优良品种更直接、更快、更好地去服务生产,为三农服务。玉米研究所在成立川单公司中,实事求是讲并没有获得太多经济利益,但是对于科研成果的推动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荣老师始终坚持成立“川单种业”的初衷,把科研成果、品种尽快推广到农民手中,因此要求川单公司不能盲目追风,不能销售一粒假冒伪劣种子,要销售农民信得过的种子。这一直是“川单种业”追求与践行的公司理念。

  身体力行,常怀感恩之心

  在生活中,荣老师更是常怀感恩之心。他一直认为自己取得的成就是老师们培养的结果,是单位帮助和支持的结果,是党和国家培养的结果。

  荣老师是一个感情深沉的人,平时喜怒不露于色,然而在1996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后,他在多个场合都提到非常感谢李实贲老师和老一辈老师们,说到深情处潸然泪下。1997年李实贲教授去世之后,荣老师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都去慰问李老师的夫人,一直没有间断过;同样,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都去慰问高之仁老师和他夫人,几十年如一日。

  对老师的感恩之心,荣老师一直身体力行。1995年,高之仁老师80华诞,他很早就开始谋划,在成都给他做了个很隆重的从教50周年学术交流活动。2005年,高之仁老师90华诞时,他又悄悄精心策划,因为高老身体不好不能长时间站立,除专门给他搬来椅子,对程序安排、发言人的遴选、考虑之周到,仪式之隆重,让高老感动不已。

  当选院士后,荣老师仍然把所有的成绩都归功于党和国家的培养、学校和领导的支持、同事的帮助。对“三农”更全心全意,对学校的事情尽心尽力,对同事、同学都给予力所能及、无私的帮助。

  如今,已80岁高龄的荣老师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对事业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农民和农村的责任,是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
荣廷昭院士在实验地里记录数据

\
2013年荣廷昭导师组获得学校5万元奖励

\
2015年1月校长郑有良专程赴学校玉米南繁基地看望荣廷昭院士

\
2016年,玉米研究所在云南景洪南繁育种基地召开成立20周年建设发展研讨会
 

Copyright © 2014 www.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宣传部
主办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承办单位:宣传部 网站由宣传部维护/网络中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