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田彦华,1956年9月考入四川农学院,就读农学系,农学专业,1960年7月留校分配在农学系气象教研组参加工作。1962年8月至2002年12月一直在水稻所从事水稻栽培与耕作学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工作至退休。曾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水稻所开拓者、奠基人
即将迎来水稻所60年奋斗历程时刻,回忆缅怀前辈的高尚品德、艰苦奋斗拼博精神,有无限崇敬和怀念心情,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光照后人。
杨开渠教授是四川农学院第一任院长,水稻所(稻作室)开拓者奠基人,终身耕耘教坛,倾心育才、言传身教、桃李满园的农业教育家,献身农业科学,勇于探索,卓有成就,水稻著名科学家,也是一位无私奉献、品德高尚的爱国者,杨教授不仅在水稻科学领域造诣颇深,在麦类、薯类、园艺花卉、蔬菜、油科作物、书法、科技翻译都有较深的研究,学识渊博、受人尊敬。
1935年,杨开渠教授因发表一系列“再生稻研究论文”成为世界该项研究的先躯,研究深度、系统性理论水平都得到海内科学家的高度评价。全面阐述再生稻品种选育,再生稻生长发育特性,休眠芽萌发的生理特性,再生稻生产的留柱高度,低温结实,肥水管理的栽培技术,从理论上,实践应用上,为再生稻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今该项研究的成就仍发挥作用,在我国南方稻区,四川省为粮食增产继续作出贡献。
杨开渠教授在科研上实事求是,科学论述,其中对“双季稻种植和发展”提出思路和策略是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高人们的认识,克服盲目性、浮夸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提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分析农业生态、气候特点,撑据生产中的制约因素,可行的技术措施,因地制宜稳妥推广。这些观点,虽然得到同行的认同,但限于形势,而不能实施。
作为水稻所的奠基人,在当时的水平与条件,开扩资深,先后引种了1300多份(品种)资源,对当时的水稻所有利用价值也是宝贵的财富。从1932年至1961年,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不完全统计发表了60余篇论文及评述,其中以“稻作论文集”“水稻栽培”、“稻的一生”、“双季稻、再生稻栽培”等专著,还有亲手编写的教学大纲、教材、讲义、培训资料等20余部,为我们留下宝贵的墨迹。
1959年是杨开渠教授工作最后三年,除完成日常的行政科研工作外,接受了农业部的任务,承担了协助丁颖教授为主编,编写“中国水稻栽培学”这一本专著。该书是建国以来,具有重要意义,完全采用国内的研究资料,研究成果,历时2年多,从撰写编著大纲、编写内容,进行人员组织,完成初稿,定稿、审稿,直至出版,其辛劳和精力,以及奔忙于北京至雅安,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顺利完成了出版任务,充分显示了杨教授的能力、业务水平、理论基础深受同行的赞誉,成为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1961月年当选中国作物学会第一副理事长。
杨开渠教授在教学上,严谨治学,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亲自动手,所表现的大师风范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培育川农大第一位硕士研究生李家修,其论文《苗龄和移栽环境对幼苗发根力的影响》一文,具有前瞻性的水平和利用价值,该项研究结果,早于日本水稻专家研究10年。
杨开渠教授在教学中提出之三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教学科研要为当前当地生产相服务”、“农业院校的教学与科研要服务于生产”,几十年水稻所正沿着这个方向而努力前进,取得成绩。
临危受命 勇挑重担
1963年至1987年,李实蕡教授任水稻所第二代组织者和领导者。1962年2月杨开渠教授病故。从生病到离世仅有2年时间,他留下了很多事业、工作需要继承和发展。当时四川省委及学校党委明确指示,杨开渠教授的事业不能断,必须继承下去。学校最后决定,由李实蕡教授担起重任。
当时,李实蕡教授还在国外。1963年8月回国后,他按照学校要求,组织傅淡如、孙晓辉教授一起精心地完成了杨开渠教授的《稻作论文集选》出版,其中也包括“稻作栽培”“水稻一生”“双重稻,再生稻栽培”等专著,完成杨开渠教授未尽事业。
李实蕡教授从非洲马里共和国结束援外工作,担任稻作研究室主任后,完成了三件大事,首先改变了过去以引种栽培为主的研究方向,开展杂交育种为主攻方向的决策。紧跟当时“绿色革命”的发展浪潮,将常规的高杆品种变成矮杆高产品种,明确了通过杂交方法培育高产抗病抗倒的育种目标。其次是以非洲地方良种为材料,“冈比亚卡”几个品种开始杂交育种,同时借鉴在西非援外取得的成功经验,发展水稻宿根稻(相当于再生稻),选育培育再生稻。70年代初培育出具有再生力,有一定产量、品质优的蜀丰1号,蜀丰2号,在川西地区和省内部分地区推广。第二件事,在研究方向确定后,选中了周开达同志参加水稻育种工作,周开达成同志从遗传组调稻作室后,成为开启周开达成长发展的重要起点。为什么选周开达同志,因为周开达1958年下放农村劳动锻炼时和李实蕡同在一个农业合作社,1958年锻炼结束返校后,李实蕡任我们班级主要负责人,周开达凭着他在下放期间的表现,在读书期间成绩优良,又担任多年的班干部,各方面突出特点,赢得李实蕡的信任。其三,在七十年代初期,全国兴起杂交水稻的育种研究高潮,我校稻作室有条件参加此项研究工作,经过农学系党总支研究,李实蕡同意将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重点课题交给周开达主持,事后周开达担起重担,全心身地投入,艰苦奋斗,终于取得成绩。
李实蕡教授正直勤奋,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领导水稻所在艰苦条件下形成了吃苦耐劳的作风。文革期间是水稻所最为艰苦的时代。当时并没有专项科研经费,同时没有教学任务,就只有经农学系批准的外出学习开会的才有经费补贴。40余亩的试验田一切田间工作,除了犁田耙田外水稻生产中从施肥、插秧到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收获,全是科研人员参加,包括李实蕡、周开达、孙晓辉、傅淡如这些领导都参加。虽然当时同志们的工资偏低,经济条件较差,但大家都是牺牲了照顾家庭的责任,一心投入科研。
70年代,在海南岛南繁期间,老师们的出差补助少只能坐火车硬座,单程要坐5—6天,生活用具连被盖都只能自己带。在基地,还要自己劈柴、煮饭、种菜。在海南岛,田里的蚂蝗对每位同志都是严峻的考验,常常一下田上来两腿爬着4—5根蚂蝗,但是大家对此毫无怨言,田间工作都亲自做。在插秧的关键时候下是缺水的季节,需水量大,由于自流灌溉很少,全靠水库储存水份,加上海南旱季需要定时定量灌溉,我们不得不熬更守夜去放水,先保证生活用水,再保证农田供水,按时播种、按时插秧,保证材料不受损失。更艰苦的是,在海南的生活很枯燥,与当地人的日常沟通还存在语言障碍,与当地农民沟通还需要翻译。前辈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现在的年轻人是需要好好学习的。
在担任稻作室负责人的25年工作期间,李实蕡教授把稻作室的每一位同志都团结起来,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培养出了一个“团结协作奉献、有战斗力和朝气的团体”。并提出新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为水稻所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良好基础。稻作室的每次例会都要做记录,要求每个人畅所欲言,各抒已见。稻作室一开会,全系都知道,因为大家在争辩与争吵中,求同存异,得到共识。李实蕡在批评他人时也乐于接受他人的批评,在水稻所形成良好的学习的风气。
李实蕡教授对学生(研究室的年青人)要求严格,但他是以身作则。他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大胆起用、大胆锻炼年青人,让年青人大胆承担任务,使年青人迅速成长。在水稻栽培方面,李老师提出“深入一线,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良种良法,取得高产效果”、“读一本经典书”“到大自然中去锻炼”、“深入基层”等,对于在城市里长大、没有接触过农事的我来说,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新起点、新目标、向前进
1987年至2002年6月,周开达接替李实蕡教授担任水稻所第三代领导人。他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探索,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他通过实践和扎实的功底,创新品种杂交的方法,将“传统、繁杂、效率低、结实少”的“温汤去雄法”改成“剪颖去雄法”,又称“花前快速剪颖去雄法”。在杂交水稻推广后,他系统总结出“杂交水稻三系提纯复壮技术”在全省推广,取得了好的效果。
1956年,周开达在中等农业学校毕业,工作了六年后,考取了四川农学院,享受“调干助学金”。在李实蕡提出改变研究方向后,周开达打破常人研究方法,首创“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用这种方法先后选育出以冈46A、D汕A、D297A、D62A等为代表的10多个不育系,培育出以D优63、D优10 、D优68 、D优162、冈优23、、冈优12、冈优22、冈优527等10个高产优质抗病组合。截止2010年,这些品种种植面积累计达4亿亩,当时占四川水稻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辐射到长江中下游各省,其理论与实践效果都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与赞誉。
1976年12月,四川省冈、D型杂交稻协作组在海南岛南繁期间由川农大水稻所周开达为首、孙晓辉、黎汉云等与省种子管理站、省少数县级种子公司发起而成立的一个民间协作组织成立,是“产、学、研”的一个典范,其成员单位遍布南方诸省一百多个种子公司和育种机构,成立25年之久,规模庞大,是全国少有的,在冈、D型杂交稻科研协作、示范推广中发挥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对水稻研究所成长壮大贡献也十分突出,这一成就将载入史册。
周开达院士始终将“人活着就是要为人民和国家做出贡献”作为座右铭,并付诸实践。他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等一系列重大奖励,“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劳模”等30多项不同级别的奖励。难得的是,在功成名就后,他依然勇于探索,不停留在荣誉和奖项面前,而提出新的育种方向“亚种间重穗型超高产杂交稻育种方法”、即“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袁隆平院士曾高度评价周开达同志:“勇于攀登,敢于拼搏,他提出的这种方法是值得探索的新途径,已在实践中已取得较好的发展和成效。”
周开达在工作中贡献突出,国家对其工作业绩也充分肯定。他在风华正茂、将为国家做重大贡献时不幸病倒,是学校及水稻所的重大损失。我们在回忆和缅怀前辈时,更要发扬艰苦创业、勇于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1991年,水稻所迁往温江后,也面临了很多困难。早期经费紧张,交通不便,生活物质条件差,连基本生活自来水供给都无法保证。没有自来水,只能吃井水,泡出的茶叶味道都不对,住的是教室隔出的单间,在水稻所全体人员是没有暑假的,因为暑假7—8月正值水稻生产等关键时期,全所同志艰苦的渡过了最困难的几年,进入九十年代末,迎来新的时期,科研项目增加,经费充足,科研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和充实,工作顺利进行,成绩突出。
从1962年杨开渠教授病故,经历了几十年的奋斗才有今天的水稻所,我们成长的经过,奋斗拼搏结果,回顾历史,充分体现了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支持下而成长壮大的 。1988年水稻所经上级有关单位和领导批准而成立,得到省政府的重视、支持,有经费人员编制。1991年水稻所整体从雅安顺利搬迁温江,充分证明这一点。其次水稻所几十年的历程中,在“关键时刻,危难之际”,学校党和各级领导选准、选好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发挥党领导下的集体优势,齐心协力,发扬拼搏精神,动员一切力量创造业绩。
如今,水稻所经历了27年已进入新时期(第四代人),汇集了一批年富力强的的人才和科技工作者,继续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方面,在农业生产都做出新的业绩。得到国内农业学界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当今农业生物技术革命的阵地上,奋发拼搏,已进入先进的行列中,乘胜前进,做出更大的成绩。
面对杂交水稻的初步成果,研究人员十分高兴(左二为田彦华)
1975年水稻研究室欢送魏元中同志合影(第三排右一为田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