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周雅文,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城乡规划专业2016级学生,中共党员,2018-2019年度优秀学生标兵,必修课成绩90.54,专业排名年级第一。曾担任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校区礼仪队队长、院组织部副部长。现已获得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资格。
一念优标 三年逆袭
“我来自美丽的新疆,出生在军垦家庭,成长在红色兵团,是标准的兵团军垦第三代。”这句话,在学院辅导员杨雪心中记忆犹新,当年,一个高挑的女孩子满怀自信地参加新生发言人的选拔,但是最终失败了。
“50年代,爷爷奶奶和几十万解放军战士集体转业开发建设边疆,奉献了青春又奉献了子孙,爱家、爱国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深深烙印在我的内心。耐心、恒心、不变的坚持是我不断向前的动力源泉。”这句话,在今年优标答辩会的现场,感染着在场的所有观众。这次,她成功了。
从失败到成功,背后一定不是偶然。在茫然地度过了大一上期后,迷茫的周雅文在与老师和长辈交谈后,明确了以专业学习为主,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目标。同年,她一次性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和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开始了逆袭之路。
周雅文在大二上学期就已入选学院优标候选人,虽然成功入选,但因为积累不足而遗憾落选。从那时起,成为优标这个梦想就在她的心里扎下了根。为了这个目标,她坚持每天完成预习、复习,今日事今日毕。她自己也数不清有多少个咬紧牙关的深夜、走上了多少次答辩台、写了多少字的文案……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她终于完成了从专业排名第十一到排名第一的突破。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她每一年都入围“优标候选人”,每一次又因为某些方面的不足而失败。这并不影响她想向优标看齐的决心,失败反而使她越挫越勇,不断努力,让自己更优秀。
正是有了前几次落选的经历,今年周雅文做足了准备,带着自信与从容走向答辩台,终于圆了自己大学的“优标梦”。
“我觉得遇到困难,唯一的方法就只有坚持,虽然心理和身体都非常疲惫,但是还是要努力,我觉得这也是实现目标的最主要的原因。”周雅文说。
责任担当 全面发展
尽管学习占据了她大部分课余时间,通宵画图似乎也成了家常便饭,但周雅文仍然愿意尝试在多方面充实自己。
大二担任学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忙碌的学生工作填充了日程表中全部的空隙。为了赶时间,抱着电脑在校园里狂奔,凌晨两、三点钟的夜色是她常见的风景。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让周雅文度过了充实的大学时光,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同时体会到“服务于社会”的自豪感。
三年来,周雅文曾多次荣获校级“优秀共青团员”“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8年经过笔试、面试层层遴选,最终代表学校入选“四川省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的重点培育对象,成为全省44人中的一员。
担任主要学生干部,她需要兼顾学业,又要带领团队完成科研项目,还需要保持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她的秘诀在于分清主次,重视团队协作。她认为,学生干部更像学校的守卫者或志愿者,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为学校做出一点贡献是令人骄傲与自豪的;当学习和工作冲突的时候,要分清主次,学习是学生的使命,没有哪个人是在单打独斗,有必要与同学建立互助关系,同时团队的合作尤为重要。
除了为同学们服务之外,周雅文的生活也丰富多彩。兴趣爱好广泛的她把这些业余爱好都当成释放学业压力的一种方法。钢琴、绘画、唱歌,这些领域都能看到周雅文的身影。大学期间,她参加了校区内几乎所有的文艺汇演,参加省内外文娱比赛四十余项。形象大使、模特大赛……周雅文逐渐将兴趣爱好发展成各项技能,让自己成为全方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披星戴月 踏歌赴约
在第一次优标落选后,周雅文意识到科研是她前进的壁垒。她开始向老师、学长学姐请教,每天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来了解专业发展趋势,认真学习专业相关软件的使用。经过多次努力和尝试后,大二,她首次参加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科研中学习如何坚持与坚守。从参与项目到主持项目,从校级科研兴趣培养计划到省科技厅苗子工程项目;一次次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一线调研,一次次修改图纸、一次次汇报方案,一次次建立数据模型,她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每一次磨砺都让她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有了这些经历与沉淀,周雅文作为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四川省成都市科技局项目、四川省苗子工程项目等各级科研项目共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校级1个,且部分已顺利结题。她获得了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的“全国首届绿点大赛”三等奖,全国高等学校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评优三等奖,“川西林盘保护与更新设计”国际规划竞赛三等奖等多项国家级专业竞赛奖项。同时,她以第一申请人身份拥有实用型专利一项。发表有一篇SCI、SSCI双收录论文,一篇EI论文,三篇国家级期刊论文。
披星戴月,踏歌赴约。因为三年如一日的坚守,才能有今日的收获。心怀远方,风雨兼程,刷新自我,综合发展,周雅文在前行路上不问收获,但行耕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一个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