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有限,群体的力量,可以气吞山河。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团结协作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了一种类似白血球的“机体智慧”,可以克服各种挑战和困难助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本网特别策划了“那一群人•那些故事”系列专题报道,突破对某一人物单独宣传的壁垒,希望通过展示管理群体、服务群体、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公益团队、创业团队、社会实践团队等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更多人物从幕后走向台前。欢迎广大师生踊跃投稿,报道你我身边的集体故事,联系电话0835-2882816(李劲雨老师)。
清晨7点,成都校区的黎明悄然到来。这是一个“快热”的校园,或许你刚走进食堂的时候还有一分寂然,等到吃完早餐离开时已经拥挤不堪。在这样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从宁谧到喧嚣,只是在一瞬间。其实,在我们的视野之外,成都校区的黎明早已到来。
清晨4点30分,食堂米饭生产线的员工李文贵从家里起床,准备出发去食堂上班。他家住在涌泉镇洪江村,距离校区有二十多分钟的车程,每天早晨都很早出发去学校,极少迟到。与此同时,他的搭档段启贵也从位于学校南门的员工宿舍起床,穿过晨光走到食堂、签到、换装、进入操作间。凌晨四点,这是他们的黎明。
清晨6点,第7号学生公寓员工马小红已经拿着拖把将公寓大厅清洗了一遍。她麻利娴熟地拧着抹布,准备将大门的玻璃再擦拭一下。有时候早起的同学会跟她打个招呼:“阿姨,这么早啊。”她乐得一笑:“嗯,早。”宿舍是孩子们的家,而操持这个“家”的正是宿舍管理员。她们的黎明已经悄然到来。
清晨6点30分,人们可以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大叔蹬着三轮车在学生公寓区四处穿梭。有时候站在4号公寓楼下,把一大包一大包黑色的垃圾袋装上车,有时候是把装满袋子的三轮车蹬往垃圾集中点等待环卫清运车的到来。他的名字叫做骆国云,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天的黎明从6点开始。
正午姗姗来迟
时针指向了中午12点半,窗外阳光炙热,修缮中心水电工徐代兵仍然在浴室制热泵房里挥汗如雨。为了确保学生一、三、六、八公寓能够在当天下午3点投入试运行,他们一直在加班。如果以午餐作为“正午”的界点,他们的正午尚未到来。水电运行和维修总是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随时都处于待命状态,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正午总是会晚到。也是这个时间,在距离泵房不远的收发室里,收发员彭琼正在熟练地收件、发件。她们的工作持续到下午1点结束,因为中午时间是同学们收取信件的高峰时段。
或许正午总是姗姗来迟,但更多的工作总会如期而至。新生开学报到的日子里,整个校园里人潮汹涌。站在镜头前面的多是迎新的站台或是新生的故事,然而宿舍管理中心和校医院的工作人员的忙碌是无可比拟的。对于他们来说,她们的公式是“正午=盒饭”。
时至今日,宿舍管理中心主任张建华回忆那几天“生意兴隆”的日子仍免不了感慨。“深切地体味到了后勤人的辛苦和欢乐”,此前她在校区党政办工作,前不久才调到后勤服务公司,她说“看着一群新鲜和兴奋的面孔入住到学生宿舍,再热再累心里面也觉得是快乐的。”校医院也同样如此,他们承担了新生的体检工作,工作的强度和密度远远高于平常。和宿舍管理中心的人员一样,他们的午饭都是在“阵地上”解决的,每一次的午餐和晚餐时间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夜晚永不落幕
已是夜里10点40分,第四教学楼的楼道里多了一个瘦弱的身影在对各间教室进行巡查和关闭。他叫王定清,校园管理中心楼宇管理部的一名普通员工。他的工作描述起来十分简单:教室门开关及教具准备。而这却是教学工作维持正常运转的一项基本程序。讲台上那盒不起眼的粉笔,他都要仔细检查一遍,如果不够了就立即补充上去。当第四教学楼的灯光次第熄灭,他一天的工作才宣告完结。
9月9日晚上10点多,秋季里的第一场雨来得骤然而猛烈,注定了水电修缮中心的人们要再一次度过一个不眠之夜。每当这时候,他们的睡眠都属于“枕戈待旦”。因为难以想象,没有了水电的成都校区会是什么模样?或许对于他们而言,夜晚从未落幕。同样未曾落幕的夜晚还属于新生报到前夕的校园管理中心,他们加班到凌晨两点,用高压水枪配合洒水车,完成了对环境的美化,给新生们展示了一个完美的校园。
第五公寓宿舍管理员肖霞也总是拥有不落幕的夜晚。这栋宿舍里住着大三的同学,因为学习或是其他缘故,时不时有人很晚才归来。“在准备考研的小罗,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小杨,还有在外边兼职上班的小莫……”她甚至能够掰着指头数清总是晚归的同学,“他们的情况我都比较了解,甚至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我都大概明白。”有了这样贴心的宿舍管理员,同学们也觉得很舒心。在她的桌子上,总是摆着一些盆景或是其它东西,“是学生放在这里的,让我帮他们看着。”或许,这就是宿舍被称为“家”的原因吧。
尾记:
九月如歌。过了这个九月,成都校区就将迎来启用两周年的日子。在这两年的日子里,成都校区后勤服务公司从点滴出发,撑起了一万多成都校区人的衣食住行。秋天快要来临,生活仍在继续,成都平原的热土上,不可忘却这群默默奉献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