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首页 成都校区首页 都江堰校区首页 四川农业大学校园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科技扶贫万里行,动科师生在行动

2018-09-03 16:07:46 作者:郭一帆 来源:动科院 点击数:

  

根据省委组织部、农业厅、林业厅等部门关于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的总体安排,8月8日至19日,家禽养殖服务团首席专家、动科学院副院长王继文教授,甘孜州动物疫控中心高级畜牧师唐川,带领动科学院“中国梦.三农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郭一帆、李雪健等深入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乡城、稻城县等等地各乡(镇)、村开展市场需求调研、藏鸡保种繁育、集中孵化育雏、扩大规模效益等工作。通过与当地农牧和科技局、畜牧站等地方单位紧密联系积极落实第一期“科技扶贫万里行”工作要点,依靠召开产业座谈会、运营微信公众号等途径,“以点带面”助力甘孜州各地区藏鸡规模化养殖。

借鉴成熟养殖模式,传播养殖正确观念

在前往甘孜州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前,专家服务20团先行前往藏鸡(尼西鸡)养殖规模最大、体系最健全的香格里拉尼西乡进行实地调研。针对养殖合作模式、藏鸡市场需求和营销、生产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调研发现,目前藏鸡(尼西鸡)的主要市场是在云南省迪庆州,年需求量达到30余万羽。当地最大的电商平台日出栏尼西鸡100只,而市场需求则可以达到300只/日。而尼西乡作为尼西鸡主要生产区,专合社年出栏鸡苗4万余羽,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但却能够年入60万。较低的整体年出栏量让“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长期存在,当地的养殖规模也在继续扩大。

养殖尼西鸡逐步成为尼西乡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村民们思想经历了逐渐转变的过程。从一开始认为养殖不赚钱,只有零星几户到现在在专合社的带领下,与企业合作,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家家户户存栏上百只的养殖规模,村民们对养殖有了新的认识。

家禽养殖专家服务20团在第二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帮助村民转变观念。通过在绒学、吉呷等地召开农民夜校、在各县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等形式向当地的农牧和科技局、各县村民传播正确的养殖观念,并建议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找寻产业发展带头人,让专合社实实在在地运作起来。在当地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后,再招商引资,逐步建立健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养殖模式,带动地方产业整体向前。

开放新媒体平台,微信推送解决语言障碍

在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地区,大多数居民为藏族同胞。虽然有专人进行翻译,但对于该项目的长期开展,语言上的障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微信是当地村民主要的交流平台,且每个村都建有微信交流群。因此,专家团决定决定建设一个长期运营的微信公众号“甘孜州藏鸡养殖小贴士”。针对在调研过程中所发现的例如集中育雏技术、机械孵化技术、脱温鸡苗的培育、饲料混合利用等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在公众号上分期进行技术讲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长期技术指导。微信软文内容由专家服务20团制作,并邀请各县农牧和科技局工作人员进行藏语配音,逐步开通评论留言功能,面向各县、各乡(村)的村民进行答疑。

通过建设新媒体平台,由一个点面向各县全体人民辐射养殖专业知识,让存在与纸扉上的技术要求和关键环节变成有声的指导方法,帮助当地老百姓更好地理解并规范各项养殖技术。将此公众号变成村民们可供查阅的“藏鸡养殖百科全书”。

正视发展瓶颈,改进养殖模式

专家服务20团通过12天的实地调研和养殖指导,在各县均发现了各式各样的发展问题,例如得荣县藏鸡产业缺乏营销意识和有效的营销手段,乡城县的藏鸡养殖规模太小且农户缺乏养殖热情和发展意识,稻城县迎村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东义藏香鸡专业合作社的“公益养殖”模式还不够成熟等。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服务20团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由于得荣县藏鸡产业缺乏营销意识和有效的营销手段的问题,专家服务20团提出在国道216道路两旁设立广告牌,让沿线旅客知道得荣县藏香鸡乃一大特色,打响得荣县藏香鸡品牌。并在条件成熟时,搭建电商平台让藏香鸡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尽管乡城县拥有一个藏香鸡的保种基地,但存栏数仅为200只。全县村民对藏香鸡的养殖热情不高,最大的个体养殖户仅养殖50羽。专家服务20团鼓励通过专合社发展产业带头人,让村民看到养殖藏香鸡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致富之路。利用专合社发展意愿农户,逐步带动地区养殖业的进步。

在稻城县迎村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东义藏香鸡专业合作社所进行的藏香鸡养殖可谓是“公益养殖”。公司和专合社将40-60日龄的脱温鸡苗发放给当地村民,农户将鸡养至6-7月龄后公司回收。整个过程中,按照0.2元/只的工钱与2两/只的标准为农户提供补助。在饲养过程中,即使出现鸡苗死亡,农户也不需承担任何责任。公司回收后,体重达1公斤以上的销售,体重不足则由公司统一饲养至体重达标后销售。整个过程中农户0风险0成本而公司和专合社却是“无利可图”。

针对当地藏鸡“寄养”的运营模式,专家服务20团为其制定“公司+专合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各部分分工明确。公司负责销售,专合社负责种鸡饲养、集中孵化育雏并提供脱温鸡苗,农户则负责养殖。公司设立回收标准,鸡龄达标、体重达标等才能回收,同时设置最低收购价,保证农户养殖利益。通过让农户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建立新模式新机制还能够帮助提高种鸡整齐度、降低养殖成本、加快出栏速度等,快速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为期12天的扶贫行动,两位专家给当地的畜牧业带去了新的理念,好的技术,也让参与此次扶贫行动的社会实践团队看到了贫困地区的现状和用现代畜禽生产技术改变当地经济状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他们带着问题再回学校学习,让“实际”和“理论”相联系。


Copyright © 2014 www.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宣传部
主办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承办单位:宣传部 网站由宣传部维护/网络中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