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首页 成都校区首页 都江堰校区首页 四川农业大学校园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改革春风进校园 住宿旧貌换新颜

2018-10-18 09:28:25 作者:张惠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编者按:改革开放40周年,在国家和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学校也不断取得跨越发展。从最初一千余名学子,到如今四万余名学子;从最初平房和二层木制宿舍楼,到如今十多层电梯公寓;从最初没有专门的宿舍管理人员,到如今公寓辅导员提供亲情服务;从最初教师宿舍居者“忧”其屋,到如今不断升级换代“优”其屋……伴随着改革春风,学校师生的宿舍旧貌也换上新颜。

改革开放初期,木制住房占据主导

1956年,学校从四川大学独立,迁雅独立办学,成为四川农学院,接收了原西康省委办公生活用房。学校前期发展较为缓慢,这与雅安地处川西小城,交通不便密切相关,师生住宿条件极为艰苦。

改革开放初期,学生宿舍仅有几幢二层的砖木结构住房,8个人一间寝室,上下铺,寝室中间放两张类似于实验桌的大桌子,桌子两边各有四个小抽屉,外面可以上锁,那个小小的抽屉就是每个学生放置重要物品的地方。房间内除了提供木制高低床(带有棕垫和篾条)、两张大木桌和八张小木凳外,其余什么都没有,学生入学需要自己打包各种生活用品。因为整个生活区仅有一个公共厕所和一个洗漱池,早晚洗漱时的场景蔚为壮观,同学们成群结队拿着洗脸盆排队洗漱,极为拥挤和不便。

1981年时任学校电工的桂晋涛回忆起改革初期的住宿感叹道:“那会儿的宿舍都是原西康省办公用房改造过来的,都是两层砖木结构,走在地板上都能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当时寝室里还没有风扇,甚至连插座也没有,那些学生聪明,晓得一边从电灯上接线,另一边接热水棒,这样就可以烧热水了。但是那样好危险嘛,稍不注意就容易把木头房子引燃。我们就定期去寝室检查,还是发现了好多起这类事。不过那会儿的学生也确实爱学习,当年宿舍还没有专门的自习室,晚上11点熄灯过后,有些学生就在宿舍走廊借着路灯继续看书,真是努力啊”。

与学生宿舍相比,教师宿舍更为紧缺,青年教师通常也是住学生宿舍,只是人数缩减到了4人间。1985年硕士毕业留校工作一老师后来回忆说:“推开寝室门的那一刻,内心拔凉拔凉的,本以为告别了学生生涯,住宿条件会好一些,结果还是和学生一模一样,别提内心有多失落了。”一些结婚了的教师可以申请单身宿舍,一家老小就挤在十多平米的小房间里,只能在过道里搭伙做饭,不过洗菜做饭的水还是需要去专门的洗漱池拎取,上厕所也同样需要到室外的公共厕所解决。

学校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较为缓慢,仅仅修建了4栋学生宿舍,15栋教职工宿舍。尽管学校住宿条件极为艰苦,但正是这种生活环境,磨砺了川农师生的意志,孕育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学校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省属重点农业院所,也为后期升格为大学做了良好铺垫。

学院正式升格为大学,开辟砖混结构住房

随着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前身于1985年正式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自此翻开历史新篇章。此次更名成为学校前进脚步中甚为重要的一步,对此后科学研究、引进师资,以及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全方面的积极影响。

新时期的学校狠抓机遇、与时俱进,由稳步前进过渡到全面迅速发展。1985年之前,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省财政拨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办学条件非常艰苦。1986年,雅安校区新修建了第一幢砖混结构的7层学生公寓U型楼(现今老校区5舍,因整体外观呈U型,故名U型楼),因每层楼都有2个专门的公厕和洗漱台,学生不用再跑出宿舍大楼,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一楼值班室也安装了公用传呼电话,成为当时学生最重要的通信工具。随着电器设备的广泛使用,房间内部也安装了插座,并且配有柜子,容纳了学生大部分生活用品,使寝室看起来干净整洁了不少。随后几年时间里,雅安校区又陆陆续续修建了3幢学生宿舍,建设风格与U型楼并无明显差异,但宿舍均为8人间。

国资基建处处长袁朝富1989年工作时,U型楼仍是学校里最为宏伟的学生宿舍,据他回忆:“当时这栋宿舍在全省都算是数一数二的了,洗漱和上厕所都不用下楼了,直接出寝室就可以搞定,房间阳台还打造成了学习室,专门配备桌凳供学生学习,成为那时学校最高规格的宿舍。房间里人也不多,四个人刚刚合适,学生们特别羡慕住在这栋楼里的800名学生,都称他们为'800罗汉',也幻想着自己哪天能够住上这种豪宅。”

学校也千方百计为教职工解决住房难的问题,90年代初期,国家开始实行房改政策,学校开始根据教师工龄、资历修建专门的一类、二类、三类住宅,住房面积大致在55-90m2。新建住房多为两室一厅或者三室一厅,厨房和卫生间也开始入户,终于不用一家老小全部挤在一个十多平米的房间里生活,极大地方便了教职工的日常生活起居,让教职工们初步实现了安居乐业。

伴随着住宿条件的完善,师生们更加潜心问学,在此期间,学校取得了两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最为重要的是,学校不断夯实办学基础,为后期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打下了坚实基础。

进入“211工程”建设高校,住宿条件再上新台阶

学校于1999年正式进入全国100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实现了由一所省属普通农业院校向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的华丽转身。跻身“211工程”建设高校,为学校带来了稳定持续的经费和政策支持,使学校整体建设跨上了新台阶,住宿条件也开始有了明显好转。

进入“211工程”第一年,学校便在雅安校区老校区新建了2栋学生宿舍(即如今的6舍和9舍),与之前的宿舍相比,虽然也是8人间,但厕所和洗漱池进入了寝室内部,更加方便了学生的生活起居。同时寝室内开始配备电视机,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使其可以通过电视了解国内外新闻。而每层楼也打造了专门的通宵供电自习室,宿舍楼下也开放了自助室,提供微波炉、电磁炉、电熨斗、吹风机等家用电器,以满足学生做饭、熨衣等个性化需求。

与此同时,为了提供更好的办学条件,2000-2004年间,学校在原濆江农场的土地基础之上,开展了大规模的新校区建设,新建了第二、第三、第四住宿部。其中2000年动工修建的第二住宿部完全按照老区8人间标准进行修建,并使公用电话进入了每个寝室;2002年动工修建的第三住宿部则上了一个台阶,房间全是6人间,且是上床下桌,每个人都有一个专门的书桌用于学习。同时为了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宿舍启用了“智能限电系统”,即如果违规使用了电吹风、电热棒等发热电器,线路将会自动切断,而这在全省也是率先使用的。楼道设计采取外环式,每个寝室的通光性都很好,每栋宿舍楼都配备了专门的多功能用房,自习室、健身室、会议室、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并且将学生党支部建进了公寓,首次进行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探索;而2003年动工修建的第四住宿部(现青年教师公寓),是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的成套房,提供全套家具。

后勤服务总公司党总支书记杨本珍回忆新区投入使用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2006年,四川省教育厅来校考察时,我校成为首批顺利通过‘四川省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评估验收的高校,学生20、21宿舍也被评为“示范性标准化学生公寓”,四川省教育厅还将我校住宿条件作为其余学校申请示范性公寓的参考标准。我们除了优化硬件设施,软件服务也在不断完善,宿舍管理理念从‘刚性管理转向了亲情服务’,公寓辅导员为学生缝补衣服、为生病学生煲汤、教学生与父母沟通,这些已成为工作常态。每年也通过在寝室聊天谈心,一旦有一些苗头性的问题即能及时化解。”

学校在完善学生宿舍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教职工住宿条件。1998年后,学校遵循“绿色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文明校园”建设目标,加大了对住宅区域的绿化管理,教职工住房也完全按照商品需求进行修建。房间户型和大小较之前又有了明显提升,住房面积扩大到了105-150m2,极大地改善了住房质量,满足了教职工住房的需求。1998-2005年间,学校先后修建了17栋教职工住房,这批住房的建成使教职工们真正开始住得宽敞、住得舒适。

一校三区发展格局,住宿更加贴合学生需求

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正式并入我校成为都江堰分校(现都江堰校区),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校区遭受重创。学校牢固树立抓重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着眼于灾后重建、资源整合和打造高端平台的长远发展需要,实施灾后异地重建,在温江原水稻研究所的基础上扩建成成都校区,以此拉开校区布局结构调整的序幕,从此正式开启了一校三区的发展格局。

2008年以后,成都校区先后建成11栋学生宿舍和7栋教师公寓,都江堰校区建成了1栋标准化学生宿舍、1栋普通学生宿舍及176套教职工灾后重建住房,雅安校区建成2个研究生公寓组团和1栋高层次人才公寓。新建的房屋,无论是住房质量还是房屋构造,又有了极大提升。

成都校区的学生宿舍统一按照6人间标准进行修建,首次实现了风扇、空调、网络端口进房间,开水和浴室进公寓楼的“五进”转变。每栋宿舍楼都实行门禁系统,极大地保障了宿舍出入安全,同时每栋楼也专门配备了一个爱心房,房屋内部改造了坐便器、扶手、无障碍通道等,以便身体不便的残障学生能够使用。2018级新生孙逸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报到的时候,学校为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套床上用品,减少了自行购买的麻烦。宿舍里也专门配备了书桌、衣柜、鞋柜、液晶电视、电扇,还可以去租赁饮水机和空调,一楼就有浴室、洗衣房、开水房和自助售卖机,感觉非常方便。”

都江堰校区除了完善硬件设施,也努力通过软件服务来强化育人工作,首创了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通过学生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来提升宿舍质量,寝室文化节也就此拉开帷幕。通过评比带动,把脏乱差的寝室变得整洁干净,通过活动把寝室里的个体凝聚在一起,通过专业技能比拼、学习之家、干部之家、证书之家、特色寝室等的引导,在寝室成员之间营造了共同追求进步的浓厚氛围。

雅安校区主要新建教职工宿舍,住房面积、户型都有了极大转变,实现了从“蜗居到安居”的转变。而学生宿舍方面则是不断完善现有住房条件,开水进入了每栋学生宿舍;第二住宿部门卫值班室还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学校后勤管理处宿管一科科长鲁妮指出:“我们也在工作中不断去发现学生需求,现在学生群体在校园里使用电动车的频次越来越高,但是在哪儿充电、怎么充电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发现这个需求后,我们就在学生宿舍楼下设立了电瓶车智能充电处,解决了过去充电难、不安全的突出问题。另外,目前宿舍的内部构造都有些传统,所以学校今年也首次尝试将宿舍交予学生设计,现在已经投入使用的3舍研究生宿舍,就是我校产品设计专业学生设计的,风格简约而不失大方,更是实现了容纳空间的最大化,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个性需求。”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师生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现今部分校区仍存在8人间、公寓没有热水、宿舍没有空调等突出问题,学校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部署。明年雅安校区将新建一栋6人间学生电梯公寓,逐步消灭8人间;热水进入独立卫生间内部;都江堰校区也将实现空调进寝室等多项转变。我们也期待着学校师生的住宿条件,能够再上新台阶。

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学校始终致力于改善师生住宿条件。40年时间里,我们见证了学校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不断完善住宿条件,为一流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Copyright © 2014 www.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宣传部
主办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承办单位:宣传部 网站由宣传部维护/网络中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