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学校召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工作推进会,学校党委书记庄天慧,校长吴德,副校长陈代文、卢艳丽,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英飒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导师代表以及全体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世义主持。
庄天慧表示,近年来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进展成效明显,但对标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目标,建设任务任重道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提出的重要要求,切实把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乘势而上,明确目标方向,做好人才队伍建设,提振精气神,以“一强化四加快”,高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她要求,马院全体教师要强化使命感、责任感,要以“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靠“两个维护”铸魂,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拓展建设格局,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全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又好又快发展。
庄天慧强调,要勇于攻坚克难,拿出打攻坚战的状态,按照优先发展、优势发展和优质发展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学科建设。既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更要强化和突出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规律。要深化认识,明确方向,既要紧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要结合川农大学科优势和自身研究基础,形成特色。要研究真问题,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要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关键是现有队伍要成为学科建设支撑力量。马院全体教师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求,争做教师的模范表率、学生的模范表率、优秀党员的模范表率。要加快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按照学校《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面,共同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最讲政治、最具战斗力、最风清气正的模范学院。
吴德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效。对于下一步工作,他要求,一是抓教学改革,过好教学关。要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重点是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的建设。改革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推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二是抓科学研究,过好学术关。要明确科研方向,加强学术交流,增项目扩影响。三是抓学术人才,过好队伍建设关。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提升学习能力。加强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引进培养和培育。四是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过好研究生培养关。五是完善制度体系,过好学科治理关。希望马克思主义学科要斩庸提能力,斩懒转主动,斩懒正风气,斩浮躁稳心态,斩拖增效率,斩推勇担责,为把马克思主义学科真正建设成为引领学科共同努力奋斗。
陈代文希望马克思主义学科增强信心,要转变观念和角色,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依托学校给予的良好平台条件,加强研究生培养,做好科研,实现学术队伍提质增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晓霞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发展做了全面的分析报告。学院党委副书记颜怀坤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情况。学院二级学科代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专业负责人舒永久,学科特色研究团队代表、“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团队负责人邝良锋做了相关汇报。
与会人员就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近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将马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予以重点支持、重点建设,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资源配置和使用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先后出台校党字[2019]29号和71号、校党字[2020]25、校党字[2021]201号文件,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编制中把马学科作为思想引领性学科进行建设。经过持续努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明显成绩和长足进步。目前,学院逐步凝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农’问题研究”的学科特色,主要聚焦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与政策史研究”等三个特色方向。通过精准施策,学科队伍数量不断壮大。通过引培并举,学科队伍质量显著提升,博士占比由25 %提高到37%,正高职称占比由22%提高到27%,骨干教学力量、骨干学术力量、骨干专家力量显著增强。2018年以来,学科的国家级项目及省哲社和软科项目都实现了从无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