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稿】四代川农人 百年川农情

2016-09-18 16:25:13作者:黄钢 来源:四川省农科院 点击数:

  

作者简介:黄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硕士(1984-1987),四川大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四川省农科院原副院长(2001.11-2013.05),2013年6月改任正厅级调研员。长期从事作物耕作栽培和现代农业研究,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四川省薯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兼栽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兼薯类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获国家、部省成果奖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7项。发表论文130余篇,专著3部。
    本文跨度百年,介绍了作者家族中四代人在川农大任教和求学的历程。

  第一代川农人

  我们家族中第一代川农人是我的舅爷张祉兹(1889-1961)。舅爷张祉兹在川农任教的时间为1919年至1933年。他是早期留学归国,资历深厚,精于专业,教学有方,德高望重的知名教授。关于舅爷张祉兹简历及在川农大的任教情况,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我国新闻界泰斗、90岁高龄的方汉奇先生在《张祉兹翰墨拾遗》(张之华 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北京,2010年11月)的序言中是这样介绍的:

  “祉兹先生名锡福,字祉兹,以字行,四川雅安人。他生于1889年,卒于1961年,事迹已载入史册,见于1996年出版的雅安市地方志中的人物栏,是近现代中国的一个爱国的和积极参加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知识份子,一个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一个积极拥护和支持党的各项工作的民主进步人士。”

  在《张祉兹翰墨拾遗》书中,关于舅爷张祉兹在川农任教的文史资料主要来源于四川大学档案馆、四川农业大学档案馆、四川省及雅安市档案馆,《张祉兹翰墨拾遗》书中关于舅爷张祉兹留日学农、参加同盟会及在川农大任教的情况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1909年,舅爷张祉兹以最优等成绩毕业于雅州府中。1910年他20岁的时候,四川总督锡良,招考各府中学生,公派赴日本留学,获遣者22人,他也膺选。到日本后,他考入了东京帝国大学农科兽医学实科,预科1年,攻读4年,是清末雅安第一个官费派赴日本、学习农学畜牧兽医的留学生。在日本学习期间,他担任了四川留东学农学生的学长,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各项社会活动,并接受了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武昌起义后,他立即与部分同学赶回国内,先到上海,继经河内到云南,在那里参加了辛亥革命活动,并经起义军师旅长赵又新(孙中山授予护国军上将)、蔡松坡(蔡锷)将军(护国军将领)介绍,在河口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隶属于“同盟会海外第二支部”,成为早期同盟会会员。

  辛亥革命之后,他积极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重新回到日本,继续他在东京帝国大学农科兽医学实科的学业。他在留学东京帝国大学期间,刻苦学习,掌握了十几门专业课程,计有家畜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内科学、胎生学、产科学、传染病学、相马学、制酪学、牧场农场经营法等。

  舅爷张祉兹1915年6月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先在黑龙江省从事畜牧养殖工作,以留日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报效国家。1915年9月,奉调黑龙江省任镇安右将军行署委员。12月,任省畜牧筹办处帮办。

  1919年,经四川省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江书祥校长约请,舅爷张祉兹回到家乡成都,在四川省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任教授,担任畜产专科主任。他精于专业,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从1919年7月任聘四川省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到1933年7月止,在川农大执教长达14年之久。先后共讲授13个课目,其中主课有畜产学、兽医通论、动物学、动物实验等,又逐渐增开了昆虫学、森林动物学、害虫论、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将他在日本学得的专业知识结合中国国情进行讲授,编写出版多种教材。每周教学时数平均约10个学时,承担的教学量一般均位居同业的前茅。例如,1925年,他周教学时数为16学时,是当年32名教员中教时最多的前3名。1932年,他担任院农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期间,一面忙于系务,一面还每周坚持执教13个学时,14年间所教学生,遍及农学、林学1-4年级外,还施教蚕科、大学预科、农高中的学生,累计达千人以上。1924-1929年间,他还两度亲自带队送两批学生留学日本,并作短暂交流考察。他为我国畜牧兽医事业培育了大量人才。

  舅爷张祉兹教学有方,重视实践和品学并重。他经常强调,农学要重在实践,“使学术与技术相互印证”(《四川省立农学院院刊》《发刊词》,1934-6-15),这是川农大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的优良传统。他是这一传统的早期积极倡行者。早在日本留学的第4学年,他就到日本盛冈小岩井农场和奥羽种马牧场实习,加深了对学科的理解和运用,深感农学的实践性很强。在教学中,除基础学科知识外,他还主讲动物实验课,开设实践中急需的病虫害论,后来还撰写出版了专著《水稻病虫害》一书。1929-1930年,被推任院农业技术推广部主任,经常深入农村实际,及时总结经验,写成技术推广报告,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惠及地方农、牧、林业的改进。

  舅爷张祉兹又是品学并重倡行者。他一进入川农即被聘任为畜产专科主任(自1919年起),后当选为川农8人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委员之一【1925年9月, 川农选举组成8人校务委员会:何泽周、刁群鹤、冯乐德、佘季可(1930.02-1932.06任院长)、张祉兹、徐孝恢、向井均、杜苞九。代校长王骧签名】,不久,相继出任学校舍监(1927年),院农业技术推广部主任(1929年),大学预科主任(1931年),院农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32年)。他说:“学校为人材渊薮,学生乃国民模范”,主张校长、教员务必“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他始终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留日学习期间,辛亥革命爆发,他响应孙中山召唤,一度回国参加赵又新、蔡锷将军领导的云南起义的宣传联络活动,成为同盟会会员。在开拓黑龙江省牧畜业时,他写下《致将军书》,学习先贤为治国安邦提出5点条陈:“选拔英才资遣留学”;“修筑铁路巩固国防”;“开发实业以裕民生”;“端士习以正人心”;“察牧令以肃官方”,表达了振兴中华的赤子情怀。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力介“崇俭朴、习勤劳、研学理”的学风,他常说,“做官做事是一时之事,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只要一天存在,便要为国家教育一批良善份子,等第二代多多诞生好人”。他以资历深厚、品学兼优之才受到校方的看重,在为他提供施展教学才华园地的同时,又不断委以治理校系事务的重任。备尝甘苦,任劳任怨,把青壮年华献给了学校。除了课程教学之外,他还十分注意课外教育,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宣传“团结抗日”,并经常向学生讲解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鼓励学生“精忠报国”。

  1930年8月,时任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教授的舅爷张祉兹与成都师范毕业生新都人刘梦梨女士结婚,在成都总府街海国春饭店举办婚礼。由他的妹夫、成都市历史上的第一任市长——黄隐(我的外祖父,当时兼任国民革命军28军2师师长、四川江防军总司令,1936年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期间任第八战区第95军军长,1949年在成都率部起义,解放后任成都市政协副主席)的父母主婚,多位学校教授出席。

  1937年抗战事紧,成都疏散人口,舅爷张祉兹回到故乡雅安,开始服务于桑梓,致力于当地的中小学教育,先后担任明伦女子小学的校长和县立中学、省立中学、西康省立雅安女子中学的语文、历史课教员,直到1950年雅安县中、省中、省女中三校合并为雅安中学后,才最后离职(已年过花甲),先后在这些学校任教达14年之久。

  舅爷张祉兹晚年仍不忘为祖国畜牧兽医事业发挥余热。1956年,川农大由成都搬到雅安独立建院,学院曾派人上门拜访,邀请他回校任教,他认真介绍了留日求学所获,比较中日教育的同异,但因年迈病弱婉言谢绝了回校执教。平时,常到川农大看望老友,为川农大的进步欣慰。1960年9月,四川省农牧厅派专人专程到雅安家中,约他详谈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和教学的历程及经验。他不顾年逾古稀,病弱体虚,热忱接待来访,尽力提供口述笔录资料,每天上下午谈话五六个小时,一连谈了四五天,为后人留下了他生前最后一次奉献的全面系统的活资料。

  舅爷张祉兹有很深的文史根底。他对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有所涉猎,对诗词歌赋有很深的造诣,曾经编选过晚清遗老李景复的诗集《纯庐遗稿》(1933年)。晚年最大的嗜好是临池挥毫和写作旧体诗词及楹联,在侪辈中深受推重。平居以诗茶自娱,与年轻人倾谈,“言必先秦诸子百家,诗必唐诗宋词”。他所写的“马甸前途无知己,落花满地马蹄忙”;“苍坪绣障风光丽,蒙顶仙芽雨露多”;“孔孟早成旧角色,马列创造新文章”;“地覆天翻人尚在,水流花谢鸟何伤”等诗句,或写青年时代的戎马生涯,或写巴蜀山河的秀美壮丽,或赞颂新中国的新面貌新气象,或表达一个以天下为己任,常怀忧国忧民之心的知识分子,与时俱进的心声,都严守格律,中规中矩,显示了作者的底蕴和才华。1996年出版的《雅安市志》中刊有他赞美雅安风景名胜地的七律诗五首,饱含作者对故乡秀丽山川、古刹胜景的无限珍爱和对和平年景的向往。这组诗采用同一个韻,而且是险韻,能一气写就,实为前人少见,堪称独创佳作。

  平羌渡

  四面青山启笑窝,兴来不解新愁何?

  苍坪绣障风光丽,蒙顶仙芽雨露多。

  铁锁桥头人影乱,金华庙外橹声和。

  平倾岁岁沉秋月,对月几人有庙歌。

  金凤寺

  古寺由来称凤窝,游人不见凤凰何?

  酒杯对雨炎蒸减,石枕临风凉味多。

  田父燃香祝岁稔,山僧赠乐养天和。

  朝来濡笔北窗下,为写梵音几部歌。

  观音阁

  近闻宝阁起新窝,展翅遥看欲唱和?

  道是观音塑像好,羡他罗汉着金多。

  井边空锁龙天娇,壁上曾描虎悦和。

  一杵钟声山月小,木角不响念梵歌。

  白马泉

  罗纯峡口探奇窝,欲到灵泉路几何?

  溪绕松林鸠唤急,桥通僻径牛眠多。

  水边荇藻悦浪荡,雨后流莺嘻唱和。

  佳境宜人留小住,青山无语让樵歌。

  周公山

  山高兀自有仙窝,欲上无缘奈虎何?

  我见犹怜岩壑秀,人传不老药苗多。

  夜来灯火七星耀,日暮云霞五彩和。

  参拜重登铁瓦店,禹王功德值讴歌。

  (原载《雅安市志》第836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006年雅安市旅游局、雅安市雅韵诗社出版的《雅州风情》收入)。

  195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雅安委员会成立,他被遴选为第一届委员。此后又连任第二届。直到1961年10月病逝,享年72岁。90年代雅安市地方志和地区畜牧志出版,均将其简历载入史册。所有这些,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他的高风亮节,他的云水襟怀,他的敬业精神,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老一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

  关于舅爷张祉兹的一生,正如我国新闻界泰斗方汉奇先生所言:“祉兹先生是一个典型的、以所学的知识和毕生的精力奉献于社会的爱国知识分子。他力图以他的知识富国裕民,乐育英才,目的在使国民的经济得到发展,使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得到传承。他的一生,虽然并没有建立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的功业,但始终是在为振兴中华而默默地奋斗。他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并非革命家,但和鲁迅所称道的“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一样,都称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第二代川农人

  我们家族第二代川农人的代表是我的姨妈张琼珍和姨夫陈耕让,他们在川农大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多年。姨妈张琼珍从小与我母亲一起生活长大,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川农大任教。1956年四川农学院从四川大学独立建院,她随学院来到雅安,成为学校俄语教研组第一批俄语教师之一。1959年提为讲师,1987年升为副教授。刚到雅安时,她们教研组只有5位老师,负责全校学生的俄语教学,当时学生中学英语的很少,没有固定的俄语教材,没有适合的教学计划,面对那么多学生,工作量太大,每周每人上20多节课,每天在办公室坐班,备课、改作业、辅导等。早上学生读外语,她们就去操场帮助学生读书答疑,晚上在办公室给学生辅导,常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虽然辛苦,她们不计报酬,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后教师队伍不断增加,她担任了教研组的秘书(何文昆教授一开始就是她们的主任),她们自己选编的教材,采用集体备课方式随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那时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她们的教学得到学生和学校的认可。60年代学校召开全校教学工作总结大会上,姨妈张琼珍代表教研组介绍了教学工作经验。文革后因形势需要,学生全部改学英语,她们多数为俄语老师,只有改行教英语,其中困难不言而喻。姨妈张琼珍在川农大干了三十多年的外语教学工作,现已是80多岁的高龄老人。谈到川农大这些年的巨变,姨妈不胜感慨,欣慰地说:“今天看到曾教过的学生在国内、国外、校内都作出了很大的成绩,有的已成为我的领导,我感到自豪。我见证了学校的成长、发展、壮大,我无怨无悔,特别自豪的是我默默无闻、不求索取地为国家、为川农大奉献了自己最宝贵的三十多年。我是付出了的,哪怕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薄的力量。”

  姨夫陈耕让(1931年7月至2016年1月)把自己一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川农大的教育事业。1950年起先后在金堂县、绵阳市等地做党政工作,1960年8月调到四川农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学生科副科长、人事处副处长,后担任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91年2月享受副校级待遇,1992年1月退休。川农大网站发表他去世的消息时,是这样评价他的一生的,“陈耕让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正直,严于律己,团结同志,顾全大局,爱岗敬业,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深受广大师生员工的赞誉。陈耕让同志退休后依然保持一名老党员老领导的崇高品格,恪守党性原则,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学校发展,积极为学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陈耕让同志的一生是爱党爱国爱校、襟怀坦荡的一生,是耕耘奉献、谦虚谨慎的一生。”

  我还有几位长辈是第二代川农人,他们先后在川农大求学和工作。姑妈宋明理和姑爹包德昌1956-1960年在川农农学系学习,1961-1962年在川农任教,1962年后支援新疆农恳建设。1979年回四川省广汉市农业局工作。姑妈宋明理任广汉市农广校教务主任,高级农艺师。姑爹包德昌任广汉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还有五伯牛泽健,1960年9月考入四川林学院(前身是四川农学院林学系)森工系木材水运专业学习。从小,我母亲(她2009年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怀念舅父”,特别谈到舅父在川农大执教经历)经常给我讲长辈们在川农大求学或教学的故事,巍巍学府川农,历史渊源流长,教风学风谨严,教学质量一流,这在我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一直向往着能有机会求学川农大,拜读名师下。

  第三代川农人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984年7月,我以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第一名的成绩终于考取了川农作物遗传育种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农业科学家颜济先生和杨俊良先生,1987年在川农大获得了含金量很高的农学硕士学位。我的导师在中国农学界是传奇式的人物,两位导师把毕生奉献给了科学事业,把一生中最重要的年华奉献给了川农大,他们所取得的科学成就犹如一座座雄伟的高山,他们培育的人才在国内外农业科学界建树丰硕。三十多年来,我虽然追随两位导师在科研的崎岖道路上竭尽全力、跌跌撞撞的前行,但对两位导师的巨大科学成就只能叹为观止,比起郑有良、卢宝荣、罗明诚、孙根楼、杨武云等师兄弟们的科研成就也总感力不从心,但我一直为自己能成为颜济、杨俊良导师开创的科学研究事业的一名团队成员而感到自豪。

  颜济是我国著名小麦专家,川农大作物遗传育种学科首位博士导师,小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川农大终身教授,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杰出高级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其取得代表性的成果: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1)、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1)、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农学奖、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四川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

  杨俊良也是我国著名小麦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她是颜先生事业的最重要的合作者。

  两位导师对我国小麦单产的提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大头黄”、“雅安早”、“竹叶青”,到七、八十年代的“繁6”“繁7”及其姊妹系,使四川小麦亩产从150-200公斤提高到350-400公斤,解决了四川小麦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的问题,这些都与颜济、杨俊良教授领军的科研团队形成的重大科技成果直接有关。近十余年,尽管年事已高,两位导师仍然坚持著书立说,2013年5月,完成了《小麦族生物系统学》共五卷(300多万字)的编著与修订,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著全面系统总结了当今世界对禾本科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的研究材料,囊括了从经典分类、细胞遗传到分子遗传系统发育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包含了他们对小麦族研究的毕生心血。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誉。

  求学川农,师从颜济、杨俊良导师,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点。1984年,我在川农大读研时,我国刚恢复研究生学位制度不久,我们那一级全校研究生大约30人,那一年颜济、杨俊良老师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仅我一人。两位导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很负责,但是又很亲切,视若家人。

  初见颜济老师,感觉他身材高大魁梧,神态严肃,言语不多,说话言简意赅,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俨然像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而我就像一个刚入伍的新兵蛋子,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说什么话合适,智商瞬间降低了一半。我估计,大概许多研究生初见导师,都有同感。幸好,杨俊良老师和蔼可亲,气质优雅,面带微笑与我亲切交谈,使我逐渐感到轻松自然。渐渐地,我感到,和两位导师之间交谈,真是一件深受启发、总有收获的开心快乐之事。由于颜济老师在外时间较多,颜老师主外、杨俊良老师主内的格局自然形成。我们研究生的日常学习、科研乃至思想上的若干事情都常与杨老师交流,但是有关科研和学位论文中的大事还是由两位导师共同把握。在我们学生心目中,两位先生伟如泰山,情若清泉;既是学业上领路的严师,又是生活中慈祥的长辈;既是事业上坚实的基石,更是充满荆棘的人生旅途上永远闪亮的明灯。正是因为川农大有像颜济、杨俊良老师为代表的优秀的教师群体,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兴农利民栋梁之才,使川农大成为无数学子心中永远的丰碑。

  身教重于言传。川农大老师们对“三农”始终抱有一种赤子之情,他们“学农、爱农、为农”的人格精神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代代川农学子。当时,给我们授课的老师们除颜济、杨俊良导师外,还有高之仁、李尧权、周开达、荣廷昭等老师,这些老师在学生心中个个如雷贯耳,他们知识博大精深,勤奋敬业,教育有方,为学生们树立了高风亮节的学习榜样。我们当时的研究生都知道,荣廷昭老师的办公室每天晚上总是亮到很晚。川农大卓有成就的老师们,哪一个不是拼搏出来的呢!

  导师颜济、杨俊良先生对研究生的培养呕心沥血。

  两位导师诲人不倦,有问必答,循循善诱。有些专业课,由于当时研究生少,常常有一对一或一对二、三授课的情况。例如,高级植物形态学由颜济老师给我、卢宝荣、罗明诚三人授课,而小麦族系统学由杨俊良老师给我单独授课。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两位先生仍然认真备课,认真讲课,一丝不苟,想起这些传道授业的动人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学生心中总是充满感激之情。两位先生不仅学识渊博,基础坚实,而且动手操作能力很强。先生非常重视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验室、试验田和野外考察工作中,总是亲自示范,严格要求。例如,颜济先生多次亲自带我们学生在小麦育种地选种,亲自教学生如何选优淘劣,如何评价亲本,甚至如何捆样本,如何挂样本等等。即使在我毕业之后,两位导师仍然继续在多方面关心我的成长。例如,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核心内容经两位先生的推荐在国际小麦遗传学会议上发表,这在1987年还是很少见的。还有一次,颜济先生从雅安专程开车来成都,到我的工作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他很严肃认真地告诉我,他发现我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有一个错别字和一处标点符号有错,他说作为导师他应负主要责任,这次到成都来特别提醒我,希望我今后科研上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是让我铭记一生的感动!如今,导师谆谆教诲犹在耳畔,也时时刻刻影响着我的行动。

  第四代川农人

  我女儿是我们家族的第四代川农人。她师从全国知名农业科学家程安春教授和汪铭书教授。2016年6月16日,是我家大喜的日子,也是川农大特别繁忙的喜庆之日。这一天晴空万里,我们全家一大早就赶到母校,参加川农大在成都校区举行的盛大的硕士博士授位典礼。我女儿这些年在川农大硕博连读,期间赴美国留学一年。川农大教风严谨,学风严实,女儿在川农大攻博没少吃苦,特别是科研阶段,两位导师要求很严,女儿这几年节假日、周末几乎很少休息,在实验室夜以继日,挑灯夜战,终于苦尽甘来,今天将在授位典礼上接受农学博士学位。在这个盛大的授位典礼上,我领略了川农大校领导、荣廷昭院士和众多的博士生导师们与一队队获得学位、即将奔赴广阔天地的青年才俊们合影的靓丽风景,那些洋溢着蓬勃朝气的欢歌笑语,那些充满着青春活力的动感画面,使人真切感受到川农大实实在在的繁荣兴旺;我聆听着邓良基书记在授位典礼上魅力四射的激情演讲,注视着郑有良校长带着由衷的喜悦和期望向每一位上台的青年英才授位和祝福,那一波波此起彼伏的春潮涌动,那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雷动,抚今追昔,使人亲身感受到川农大日新月异的巨变和川农大人团结拼搏的昂扬斗志。这一天,授位典礼上惊喜不断!当主持人宣布,动物医学院的一位本届硕士研究生三年内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篇,学校给予重奖的消息,立即引爆全场一片欢呼,周围的人们纷纷打听这是谁的研究生?这时,我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程安春团队!程安春团队!我感到非常兴奋和欣慰,这不就是我女儿的恩师吗?真是了不起!我从事农业科研三十五年,深知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的酸甜苦辣。

  这些年,由于我女儿在川农大攻博,我们全家对母校的情况更加关注。我们经常上川农大校网浏览母校动态,怀着极大的兴趣密切关注着邓书记、郑校长在川农大的各种重要活动,细细品味他们的治校讲话,川农大新领导班子在治校理念、改革方略、教育英才、科研创新、党建文化及校园建设等多方面取得的有目共睹的骄人成就更令我们这些校友粉丝欢心鼓舞,在多种场合遇到川农师生及校友,大家无不为母校这些年的巨变而赞美不已!

  百年川农情

  母校之于校友,犹如母亲之于儿女。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我们家族先后有四代人沐浴母校的恩泽。这种延绵百年的川农大情结将与生命相伴,代代相传。在亲爱的母校110周年华诞之际,回忆那一幕幕在母校求学的令人难忘的情景,遥想那先辈们为川农大发展前仆后继所做出的丰功伟绩,真是令人浮想联翩。

  在川农大求学三年的经历令人怀想,三十年后回首这段历程,深切感悟到那确确实实是影响我一生一世的充满幸福快乐的、刻骨铭心的最重要的时光。在川农大110周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作为已年过花甲的川农大人,现在有时间静心思考,雅安读研三年,我到底在川农大收获了什么?细细想来,在川农大求学三年,我收获了知识、技术、能力、人脉和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川农大精神”,这种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是可以永恒的!

  从知识层面讲,当时的老师们是殚精竭力地教,学生们是全力以赴地学,教授的都是当时的科学新进展、新知识,三年下来,基本构建了能在科学前沿开展研究的知识结构。当然,知识总是要不断更新,没有一成不变、受用终身专业知识。但母校所赋予我们的农学知识结构基础是坚实的。

  从技术层面讲,围绕科研课题需求,我们学习和掌握了当时的实验室新技术及田间试验新技术,实际操作能力大有提升,可以适应当时的农业科研院校科研工作的基本需求。尽管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许多应用技术在不断更新,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崇尚实干、重视技能、“使学术与技术相互印证”的优良传统根植人心。

  从能力层面讲,现代科学研究需要培养科技人才的多种能力,包括自学更新知识能力、跳跃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跨界创新能力、综合集成创新能力、团队组织管理能力、处理复杂矛盾能力以及自我管理情绪控制能力等等,在读研阶段导师和授课老师们对这些能力的培养确实是下了功夫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为我工作阶段科研创新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当然,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实践,需要在较长时期的实践中、在具体的岗位上不断地学习、磨砺、修炼和自我完善,但母校在这方面确实给了学生们重要的基础训练。

  从人脉层面讲,川农大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群体和数以万计的活跃在广阔天地的校友们确实是从事科研教育、技术推广、产业开发、行政管理及国际合作等工作的重要人脉资源,母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友的支持,校友的发展更离不开母校的关怀和校友之间的相互支持。但无论校友们飞得再高,走得再远,母校永远是我们的寻根之地,修炼的净土,栖息的港湾。毕业三十年来,我与母校的老师们开展了多项科研合作,取得的科研成果有三个部省一等奖都是与川农大单位和老师共同署名的,所有的科研成果都是和校友们一起完成的。“百年修得同船渡”,校友的情谊是难能可贵的,特别是过了中年之后,那些在母校的点点滴滴,就像洞藏的陈酿老酒,越久越香,回味无穷!

  从精神层面讲,“川农大精神”所给予我们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在我看来,“川农大精神”不是简单的几句话或说教,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面容,一桩桩感人肺腑的故事,一项项植根大地的成果,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离校三十年后,在亲历了诸多的风云变幻和人世沧桑之后,愈来愈感到精神力量的强大感召力。事实上,如果一个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川农大精神”,能够自觉将“川农大精神”用于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学习,不断地自我修炼、自我完善,他(她)在多方面一定是一流的,进入社会之后,一定能够在激烈的持久的职场竞争中活出多彩的人生!

  那么,什么是“川农大精神”呢?他的内涵和精髓又是什么呢?我感到这是我们母校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政治思想教育中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研究、不断深入挖掘的重大课题。2002年以来,“川农大精神”几次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重要批示,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川农大精神”的关注,引发了校友们和同行们对“川农大精神”津津乐道的讨论。近年来,川农大新领导班子和老师们在“川农大精神”内容的研究、挖掘、凝炼和教学实践中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结合邓书记、郑校长的讲话,概括起来,“川农大精神”包含的主要内容至少应该有: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敬业精神;以人为本修练自我的人文精神;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我想,这种“川农大精神”,无论对于哪个年龄段、从事哪种职业的川农人都是适用的,而且是受用终生的,可以传承的。

  “川农大精神”是永恒的,是激励一代代川农大人前进的永不衰竭的动力,他犹如一座丰碑高高耸立,不仅记载和镌刻着川农大百余年艰苦创业的辉煌历程与科研教育成就,还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生动感人的故事和默默奉献的英雄群体召唤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川农大人迈着坚定步伐在“兴中华之农事”的伟大征途上做出杰出的贡献!

  谨以此文献给亲爱的母校和培育我们的老师们!

  (修改于2016年教师节,定稿于中秋节)

undefined

早期同盟会会员、川农大留日归国资深教授张祉兹先生

undefined

1930年8月,时任川农大教授的张祉兹先生与成都师范毕业生新都人刘梦梨女士结婚,在成都总府街海国春饭店举办婚礼。由他的妹夫、成都市历史上的第一任市长——黄隐(我的外祖父,当时兼任国民革命军282师师长、四川江防军总司令)的父母主婚,右边四位为当时川农大资深教授。

undefined
作者的姨妈张琼珍和姨夫陈耕让先生年轻时的照片,他们在川农大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多年。

undefined
作者在川农大读研时的照片

undefined

导师颜济先生(前左三)、杨俊良先生(前左二)与研究生合影,依次为:后排左一刘登才(现川农大小麦所所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左二周永红(现川农大研究生院院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左三郑有良(现川农大校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左四作者黄钢,左五孙根楼(现加拿大圣母玛利亚大学终身教授),左六冯宗云(现川农大农学院教授),左七付体华(现川农大图书馆馆长、教授),左八胡元培(现广汉市经济开发区主任);前排左一万永芳(现英国洛桑实验站遗传学家),左四杨武云(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左五罗明诚(现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遗传学家)。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 【优秀教师标兵】冯琳: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优秀教师标兵
  • 【优秀教师标兵】王西瑶:言传身教助振兴,走出“薯”光之路
    【优秀教师标兵
  •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修订为我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四川省科学技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