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科:传承精神财富撸起袖子加油干
本期嘉宾为作物学科专家荣廷昭院士、颜济、周永红、黄玉碧、李平、刘登才。
问题一:您认为当前我校作物学发展的整体状况如何?最大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在哪一点或者哪些方面有可能达到世界一流?
嘉宾观点:我校作物学科整体水平一直保持在国内前列,在作物尤其是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在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校作物学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五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成绩耀眼。而精神上的财富更是不容小觑,爱岗敬业的踏实精神的传承发展已成为学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最大的优势特色。
荣廷昭:我校作物学科经过几代人的耕耘和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科整体水平一直保持在国内前列。其中,小麦系统学已经是国际一流。在主要作物育种方面我们的特色突出,优势也比较明显。学科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在为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的方向上一直保持良性健康的发展。在队伍建设上,李仕贵、刘登才、卢艳丽等一批60、70和80后人才也在快速地成长。
颜济:当前学校作物学科整体发展良好,小麦的生物系统学和根据遗传学标准定的属标准这两个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沿。由美国、加拿大相关专家编写的《北美植物志》中,参考文献中就引用了不少我校和我校毕业生的论述,尤其是他们对属的概念的定义标准使用的就是我校提出的标准。此外,今年六月将在德国举办的小麦族第八届会议中,国际公认的8位专家组成的组委会和4位专家顾问里一共有我校的2位老师和2位毕业生。这足以说明我校在这一方面上是世界一流的。
周永红:我校作物学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和水平达到国内一流。三大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遗传与育种优势突出,在作物种质收集、保存和评价,特别是小麦族种质资源的分类和系统研究处于国际一流。发掘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创制一批有价值育种材料,育成一批优良作物新品种,以及配套的高效环境友好的栽培技术,在国内处于一流。围绕西南及临近地区的主要粮食高产、优质、抗病的遗传和育种研究,构建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体系,确保西南种业的产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黄玉碧:我校作物学在上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因我们后面有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985高校和一些211大学和全部省属农林高校。自上轮评估以来,我校作物学发展的整体状况良好!传统的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的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优势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有了长足进步,可以说发生了跨跃式发展,大豆、油菜、大麦、中草药和烟草的科研水平发展速度也较快、进展也较明显。目前,我校作物学科在作物尤其是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在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校作物学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我们的五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是全国所有作物学科羡慕的!
李平:我校作物学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整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应用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作物学科的人才队伍面广人多,体量较大,这是优势。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传承与发展相结合、以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为目标形成自身的特色,在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重大和重要成果。
刘登才:我校作物学科历史悠久,经过几代人的不懈拼搏与传承发展,目前整体处于国内同学科的先进行列。在“突破性作物新资源发掘→育种新方法设计→新品种选育应用”为技术链条的作物学核心研究内容方面的特色优势明显,取得了“教科书式”的一流成果。爱岗敬业的踏实精神的传承发展成为学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最大的优势特色,也是宝贵财富。
问题二:在学科建设论证会上,有专家直言我校作物学科很多研究成果是老一辈搞出来的,学缘结构不太合理等问题,您赞同吗?您认为本学科最大的困境在哪里,需要在哪些方面重点着力?
嘉宾观点: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都需要长期积累和代代传承,研究成果会有高峰低谷属正常,同时不同社会阶段的不同需求也决定了成果的显示度会有所不同。本学科发展的最大困境是平台与团队建设,需要引培并举,打造中青年领军人才,需要拿出勇气来整合资源和团队建设,推动作物学科的全面发展。
荣廷昭:研究成果的出现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有时多一点,有时淡一点,这是正常的。同时,过去涌现的成果,作物学科的骨干成员也都是主研人员,都作出了贡献。我校地处西部,因多种主客观因素,确实存在学缘结构不够宽泛的问题,是要注意解决的。我们要注意学缘,更要注重在不同学缘的“人才”。虽然学校“双支计划”和招聘公告里给出的条件已经展现出了学校的期待,但是因为地缘问题等因素,作物学科对尖端人才的吸引力仍然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立足自身培养。继续推进多方引进,全力加速对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这也是学科在“双一流”建设中需要突破的主要问题。
颜济:在我看来,我们需要重点突破的困境还是在人才培养上面,尤其是对学生的培养。学科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每一代的新人也都需要对前人的知识有全面而详细的了解才能出新,才能找到自己的钻研方向。正因此,如何引导年轻一辈更多地去阅读前人的著作,更多地去认识大自然中的客观存在,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周永红:与国内作物学科一流水平相比较,我校作物学科尚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1)国家层面上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不足;(2)国家级的中青年拔尖人才不足,特别是长江学者、杰青、万人计划、千人计划、青年长江、优青、青千等各种层次人才;(3)国家级的创新团队缺乏,引领和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不多;(4)国家级科研平台缺乏和基地条件和设施的完善;(5)培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不强;(6)学科国际化水平不高。我认为本学科最大的困境就是队伍的建设,构建一支有院士和一批长江学者、杰青、万人计划、千人计划、青年长江、优青、青千等各种层次人才组成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国家级创新团队,完善科研平台和基地,增强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扩大国内外的开放和合作,持之以恒、团结拼搏,经过5-10年建设,作物学科整体实力和水平一定会有新的突破,跻身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
黄玉碧: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都需要长期积累和代代传承!我校作物学科的众多国家奖中确实大多为老一辈科学家牵头搞出来的,但要看到两点:第一,最少有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主持人是中青年专家(汪旭东、李仕贵),第二,老一辈主持的国家奖中有众多的中青年是获奖人员。准确讲,应该是老一辈科学家带领众多的中青年搞出来的。我校作物学科的学缘结构确实不太合理,自己培养的人才偏多,但再往更年轻的老师看,近几年尤其是成都校区正式启用以来,作物学科的学缘结构已有较大幅度的改善,我相信,再过五年,下轮评估时,专家不会再讲此问题。目前作物学共有130多人(含非编助理),总量还行,但结构确实不是很优,尽管有院士和杰青但数量都分别只有一人,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中青年领军人才缺乏。所以,确实应该加大引进人才,尤其是青年千人这个层面的人才的力度,这不仅可以改善学缘结构,还可以有效缓解中青年领军人才缺乏的问题。本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我们的名次可能会有所下降,部分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国家名师、没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没有全国规划教材、没有国家精品课程(我们唯一的作物育种学国家精品课程属于上轮成果),由此可见,郑校长抓本科教学质量多么重要!多么及时!作物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农业生产的供给侧,在双一流建设中这一供给侧的结构怎么改革的确需要大家认真思考和实践!
李平:我不怎么赞同这样的观点。作物学科的发展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取得的科研成果也是几代人的共同积累,每代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不尽相同。社会需求决定成果的显示度,比如以吃饱为需求的时代是作物专家的机遇,以吃好为需求的时代是畜牧专家的机遇,而以全面营养与健康为需求的时代也许是果蔬、农产品加工和营养专家的机遇!所以,每个时代的专家都不能懈怠,既要抓住成果暴发期的成功机遇,也要在非机遇期内甘于寂寞,潜心研究,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向并坚持不懈,为下一代人做好积累。作物学科既然是需要传承的,那么对学缘结构的评价就不能完全参照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标准来衡量,采取引进来与送出去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是符合本学科发展规律的,这样才能保证在传承中发展和发展中传承。本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困境是平台与团队建设。平台建设还很欠缺,一是没有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只有部省级重点实验室,而这些部省级实验室的功能还没有发挥到极致;二是研究条件包括实验室面积和一些必备的设施建设还不能保证需要。团队建设方面,一是需要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凝练研究方向,补好短板;二是还需要培养一批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并做好人才梯队建设;三是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来整合资源和团队建设,推动作物学科的全面发展。
刘登才:本学科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多个研究团队紧紧围绕作物持续安全绿色生产的学科关键任务,攻坚克难,取得了重要新进展。目前,仍需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等方面的学科研究链条“上游”加大力气,以便取得“从基因到餐桌”的系统性突破,为作物学研究提供新一流案例。
问题三:在今天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阶段,应该如何发扬新时代“川农大精神”?
嘉宾观点:“双一流”建设是一场持久战,必须要发扬“川农大精神”,爱岗敬业,把从事作物科学研究作为一生的事业追求,在科研中发扬求实创新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才能在“双一流”建设这场抢滩登陆战中觅得胜机
荣廷昭:作物学科一直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己任,其中的“德”的核心就是对“川农大精神”的传承、发扬和实践,因为“精神”是一个人心灵境界、工作态度和作风、为人标准的综合体现,只有精神状态一流了,工作状态也才能一流。“双一流”建设对学校而言是一个发展的新契机,在这个关键节点,每个川农人都应该做“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实践者。学校也应当再次掀起全员学习“川农大精神”的热潮,让全校师生员工形成合力,在各安其位、各尽其责的基础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才能在“双一流”建设这场抢滩登陆战中觅得胜机。
颜济: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扬求实创新的精神,因为这不仅仅是川农人代代相传下来的对待科研的态度,更是我们创建双一流所必需的治学精神。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岗位是科研还是行政,要想工作有突破、有创新,都必须实打实地练好基本功,要先“温故”,把本专业、本岗位相关的书籍读够、读透,才能谈得上知新、创新,才能干出一流的成绩。
周永红:我认为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特别要发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和团结拼搏的精神。当前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和教职工的待遇与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些人理解和领会不深,甚至忘记了,实际上对于学校,校区布局和学院、学科调整刚完成,学校的资源和条件正在科学地调配和完善,更需要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川农大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干好每一项工作,思考好自己发展方向,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前发展,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团队、学科、单位和学校的发展和进步,这就实践和传承了“爱岗敬业”的“川农大精神”。学科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个人发展助推学科发展。要正确认识个人、学科、单位和学校的关系,要大局观,理顺个人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关系,服从于学校学科发展的需要,融于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尽快成长和发展。这也体现了“团结拼搏”的“川农大精神”。因此,在新的阶段,弘扬和传承“川农大精神”,是我们继续发展、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黄玉碧:“双一流”是学科、学校永远追求的目标,“双一流”建设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我们在这一战役中的精神支柱是什么?是“川农大精神”!个人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必须要有开拓创新争第一的勇气、必须要有团队的大局意识、必须要有爱岗敬业的踏实精神。短期讲、具体讲,在开拓创新争第一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农业生产实际,发挥团队优势(PI制可能短期内不适合我校,应该更加真实地好好完善课题组制)。
李平:对作物学科而言,“川农大精神”不是靠宣传来传承,而是要每一位作物学科人的言传身教来传承。首先要体现在爱岗敬业方面,把从事作物科学研究作为一生的事业追求,在作物学科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是团结协作,把彰显个性与协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要有充分的自信,既要有高目标,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
刘登才:与时俱进的“川农大精神”是“双一流”建设的川农大“基因”。收入高了,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好了,学科建设的要求也更高了。需要我们将学科发展作为一个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个工作。
记者手记:作物学科历史悠久,大师云集,本身就是“川农大精神”的发源地。起点高,成果多,面临的期待更多,压力更大;一院三所人员多、摊子大,对团队协作的要求更高,在“双一流”建设中要拔得头筹,作物学科人必须坚守住“川农大精神”这一精神财富,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开拓创新勇争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