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距今已十年。十年来,都江堰校区凝心聚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从地震后的伤痕累累到今天的蝶变新生,都江堰校区搭乘学校改革发展的快车,历经灾后重建、校区更名、学院组建等大事,真正实现了校区的跨越与发展。
精准谋划,校区办学条件提档升级
都江堰校区(当时的都江堰分校)在地震中受损严重,震后,学校领导班子第一时间赶到并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及恢复行课等重大事项。学校投入2600余万用于恢复教学实验设施,第一时间对危房进行加固、拆除,新建35000余平方米的食堂、办公楼、学生宿舍和23000余平方米的教职工住房。重建结束后,校区办学条件远超震前。
在此基础上,学校重新统筹规划发展格局,2009年,都江堰分校正式更名为都江堰校区。2010年,成都校区建成后,“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正式形成。2010年,校区三个学院升级为正处级建制,2014年,城乡建设学院一分为二,新建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校区所属四个学院纳入全校学院调整和发展的格局。
在众志成城取得抗震救灾胜利后,学校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实施了一批新建或扩建项目,全面提升了校区基本条件。2012年,学校与都江堰市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置换合同,新置入外北街、红庙巷等地块,共计61.6亩,校园空间得以拓展,条件环境更加精美。在此基础上,校园总体规划通过审批,教职工公寓、室内运动馆、游泳池、第二教学楼、防灾减灾实验室等项目陆续立项,目前均已投入使用,监控、无线网络实现全校区覆盖,高层次人才公寓也在加紧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迈向新台阶。
吸纳人才,校区办学实力大幅增强
十年来,校区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占比逐年大幅提升,学科专业布局全面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科研经费和成果大幅增长,校地校际合作更加广泛,社会认可度大幅提升。
十年间,学校为提升生源质量,将学科建设提升到重要位置以招揽全国各地优秀学子,2011年土木工程、工程管理2个重点本科专业首次面向全国招生,吸引了省内外的拔尖学子前来就读,校区新增1个本科专业,1个重点学科,1个二级硕士学位点,学科建设逐步完善。校区打破了硕士点“0”的记录,农业信息管理硕士学位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点、旅游学院管理硕士学位相继申报成功,校区在较短时间内从单纯本、专科生教育转向本、专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共同发展的新阶段。围绕着院系特色,新的专业陆续申报,在原来的专业空缺上展开新的设计发展。校区学生规模增长了近1倍,重本专业、硕士学位点均实现了从1到全覆盖的质的飞越。
高水平科研平台相继搭建,建成村镇建设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村镇建设研究实验室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国家西部旅游专门人才培训示范单位、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示范单位、四川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研究基地相继获批立项,为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为进一步吸引高质量人才注入新动力。
为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采取“外引内调”等方式加大校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陆续招聘硕士、博士140余人,吸引引进人才前来应聘。在这一支年轻的队伍中,有6人先后获得了校级教学质量奖特等奖的殊荣;近20%的人升为副教授,5人升为教授;大多数的系主任、专业主任从这支队伍中产生,甚至还出现了年轻的副院长。他们纷纷成长为课堂教学、专业学科建设的中流砥柱。
现旅游管理系系主任郭凌来校8年间,从入选全国旅游业行业专家到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从学校双支计划的第六层次跃居到第四层次,去年其凭借优异的教学科研成绩成为了校区第一位80后教授。
学生为本,校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校区在“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指导下,不断提升教学培育质量,并取得亮眼成绩。
在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下,都江堰校区创新“大学工”管理模式,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学子在省内外、国内外的竞赛中刷新成绩,创新实践水平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代表,有的从一名“搬砖男”成长为签约作家并为父母买房,有的手拿多项荣誉并自主创办公司,有的远赴香港科技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有的进入世界500强开启职业生涯的挑战。同时,校区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创业大赛(后更名“创青春”),自2013年校区共计18个团队项目获得省级奖项,3个团队项目获得全国银奖,1个项目获得全国铜奖,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优的大跨越。十年来,校区考研总人数增长了数倍,专业技能提升计划年覆盖校区学生近2成,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BIM大赛、GIS大赛、全国导游大赛、省大学生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营销策划大赛等专项赛事,以极强的综合实力获得全国性奖项。
十年风雨,十年奋斗,十年追赶,十年跨越,都江堰校区奏响了一曲川农人砥砺前行的辉煌乐章;在新的十年里,都江堰校区将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创造更加耀眼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