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教师风采】李学伟:我的梦想是传承养猪事业

2020-08-11 11:15:43作者:张惠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现在养猪协会的负责人,80%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学生,每当看到这些年轻人,我就感到由衷的自豪,也看到了养猪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谈及此处,李学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四川农业大学工作的38个年头里,他时时刻刻都将培养养猪传承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如今他也欣然实现了这一梦想。

目标明确,一心寻遍知识殿堂

“我从来没有想过会从事养猪事业,但是人生就是这么美好而奇妙。”1978年,年仅15岁正读高一的李学伟,在语文老师(毕业于四川林学院)的鼓励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当年高考,没想到一考就考上了,被学校前身四川农学院畜牧专业录取了。

然而作为一个从工厂子弟学校出来的学生,李学伟最初的内心是抗拒的。“去农学院干什么,养猪吗”“我都不好意思给别人说我学的是畜牧专业”,这是来校报到前,李学伟最真实的内心独白。

在语文老师的耐心讲解和鼓励下,李学伟了解到农学院的畜牧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并且可以招录研究生,这也坚定了他来校深造的决心。也是从那时起,李学伟就立下了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目标,从此便与川农大结下了数十年的情缘。

因为研究生考试涉及英语,所以从大一入学开始,李学伟就开始狠抓英语学习,尽管此前的基础很薄弱,但好在年轻以及学习能力强,在日复一日的勤学苦读中,他的英语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入学初期,李学伟对专业课确实提不起太大兴趣。然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刘相模、邱祥聘、肖永祚等老一辈川农人无私奉献、严谨治学、甘当人梯的精神,逐渐影响了李学伟那颗抗拒的内心。慢慢地,他开始真正爱上了这个专业,并立志将养猪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从而更好地肩负起“兴中华之农事”的历史使命。

1982年那届毕业生中,恰好有一个留校名额,在全校90多个毕业生的情况下,学校毫不犹豫地将这一名额留给了品学兼优的李学伟,并且让他师从肖永祚老师继续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所以从始至终,李学伟对学校都抱有知遇之恩和感激之情,而这也是他后来留学海外,却始终心系故土,坚持将养猪事业传承下去的内在动力。

留学归来,全身心扑在养猪上

四川农学院虽然偏居西南一隅,但学校的氛围却是开放进取的。1984年,时任院长杨凤先生号召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年仅21岁的李学伟被派往德国哥根廷大学攻读动物遗传育种科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批留学生中最年轻的出国人员。

然而国外的留学生活并非一帆风顺,首先就要面临“语言关”和“考试关”两大难题。尽管出国前,李学伟已经在当时的四川外语学院进行了半年德语学习,但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生活学习还是存在诸多不便,好在他善于学习,到达德国后,很快就克服了语言方面的难题。

此后,专业学习便成了他留学生活中最大的“拦路虎”,因为国内外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脱节,数量遗传意味着要从头学起,李学伟每天超过12个小时都对着电脑屏幕,甚至连做梦都在操作计算机,原本很好的视力,也在那期间成了近视。

“但我不后悔这段经历,正是国外的留学生活,让我看到了国内外的巨大差距,也更加坚定了学成归来后,报效国家和学校的信心和决心。”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李学伟又于1993年和1994年两度前往加拿大奎尔夫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5年,李学伟被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聘为“中国加拿大瘦肉型猪国际合作项目”的遗传育种技术负责人,他运用对方的先进仪器设备,做出了加拿大方面没能做出的遗传参数,并在国际上沿用至今。当时加拿大官员找到他,再三邀请道:“我们买你,你们全家都可以成为加拿大人。”“不,我不愿意。”“为什么?我们每年给你20万加元年薪!”“不可能,这个项目的技术产权是属于我们国家的。”“那我们买二分之一?”李学伟笑笑,还是摇了摇头。他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民族尊严问题,其中还饱含着中国青年学科带头人对关爱自己成长的祖国浓浓深情。

然而留学归来初期,面对没有电脑等先进的仪器设备,甚至连基本科研经费也缺乏的困境时,李学伟也挽袖当起了“杀猪匠”。他说,那时就一个信念,就是靠杀猪卖肉筹集资金,也要把教学科研搞上去。

1993年,李学伟破格晋升为教授,虽然那会儿教学科研条件已有了一定改善,但开展项目仍然异常艰难,因为规模化养猪场大多集中在外地,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外地出差,成都招待所也就成了他们长期的驻扎营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越是艰难越向前的磨砺下,李学伟主研的“荣昌猪瘦肉型品系选育”项目,经过十年攻关育成了一个种质特性好,瘦肉率高,生长快,耗料省,肉质优良的新品种,有较高的种用价值和推广价值,1995年已取得经济效益达557万元,到1997年已创社会纯益8771万元。随后他牵头研制的种猪产肉性能和母猪年生产力的遗传评估软件和建立的猪场网络信息系统,为地区性或全国性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提供了关键技术,在猪性能综合评定和网络信息系统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全国一半以上种猪场都在推广使用。

甘为人梯,薪火传承养猪事业

“以前我们的学生只出不进,几乎没人会留校读博,现在生源质量越来越好,而且我们现在还是中国农大、华中农大的联合培养单位。”言及此处,李学伟感到由衷的自豪。

八九十年代期间,学校的科研条件还不成熟,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都是前往联合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继续深造,看到此情此景,李学伟立志将人才的自我培养作为他们那一辈川农人的奋斗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李学伟联合团队不断划拨科研经费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持续完善科研条件。“90年代读书那会儿,学校还没有计算服务器,为了确保我们的项目能够正常开展,李老师在科研经费本就不充足的情况,还专门为我们购买了设备,如果没有李老师,我恐怕连毕业都成问题。”唐国庆充满感激地说到。

他也要求学生必须深入生产一线,从生产中去发现问题,再回到实验室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生入学面试时,当李老师得知我从没养过猪后,第二天就安排我去了实验基地猪场,一边实习,一边完成生产实验。一待就是一年,而他每个月都会来到猪场,现场教我如何整理和分析生产数据,提炼科学的结论和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朱砺说到。正是李学伟传递的这种从生产实践中发现和提炼科学问题的研究方法,以及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的人才培养方式,成为了朱砺从事科研和带领团队的不二法宝,接连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并于2019年实现了四川首次将非基因编辑体细胞克隆技术运用于地方猪资源保护的研究工作。

为了保障养猪事业的发展壮大及薪火相传,李学伟在带领团队期间,特意在年龄梯度和知识结构方面进行了精心谋划,现在的“猪儿团队”中,60后到90后各个年龄段的人才均衡分布,并且各自深耕不同研究方向,如数量遗传、分子基因、猪舍环境等,目的就是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培养团队。

同时为了使团队青年人尽快成长起来,李学伟也不断给年轻人创造平台,从经费、资源、时间等各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李明洲对此深有体会,他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后期间,仍然担任着猪研究室主任的职务,为了使其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李学伟为其揽下了所有学院层面的行政事务,并先后投入了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我现在取得的这一点成就,全都是李学伟教授手把手培养出来的。他从学识、科学道德、科研经费等方方面面影响和帮助着我。”

也正是李学伟不断把年轻人推到科研第一线,团队屡屡创下新战绩,连续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通讯》《自然-遗传》发表两篇研究论文,并不断催生出新的科技成果,为养猪事业开创了崭新局面。而受他影响的众多学子,目前也正沿着他开拓的道路继续前行。

对于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李学伟坦言除了珍惜当下,更多的是感恩过往,感恩学校提供的广阔平台,感恩老一辈川农人的无私奉献。正是在这一代代川农人的薪火相传中,我们看到了“川农大精神”的发热发光,也看到了川农人肩负强农兴农新使命的责任担当。

新闻来源: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7841560287357883757&item_id=17841560287357883757&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from=singlemessage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