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首页 成都校区首页 都江堰校区首页 四川农业大学校园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何春雷的三尺舞台

2012-06-11 09:55:05 作者:李婕 来源:园艺学院学生记者 点击数:

  
 
    编者按:
他们不是舞者,却拥有一方高贵的舞台;他们不是演员,却拥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他们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地跳出美丽的舞步,不断点燃学子们创新才智的火种。
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刀阔斧。本网特别策划了“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系列专题报道,希望通过展示身边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收获你我,启迪众人。
………………………………………………………………………………………………………
  
  执教三十载,从一名普通的教职工成长为茶学系的资深教师;讲台三十载,用一只短短的粉笔传授着文化的精髓;教学三十载,他把一生学到的茶理念毫无保留地同学子们分享。

  让课堂不沉闷
 
  每次走进教室,何春雷副教授脸上总是挂满笑容,他的表情多,体态语言丰富,变化着各种动作,洪亮的声音响彻教室每一个角落。“何老师的课堂,就像在欣赏一场精彩的相声小品,让我们印象深刻。”何春雷老师的一位学生说,大家不会觉得沉闷苦涩,幽默的教学语言、生动的教学比喻,总是听得津津有味。
  何春雷不仅立足于茶学天地,更登高远望。他热衷收集、播放近期茶学专业的相关视频,帮助学子们对专业更深层次地探求与思考,不仅扩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也把世界各地的茶发展前景作一具体生动介绍。一位上何老师《茶叶生物化学》的学生说:“何老师上课的精彩是讲不完,道不尽的,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老师,思维时刻在转变着。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刻将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惊喜。他有着前卫独特的思想,更主要的是,他总是以不同的方式传授着创新的茶学理念。”比如,他会在作比喻时说:“茶的鲜爽味,就如喝鸡汤一样。”

  鼓励唱反调
 
  何春雷非常看好那些与自己“唱反调”的学生。在他看来,学生与己相异的思想,不仅仅是学生思维的发散,更是一种学术思想的进步,引发共同思考,共同探讨。在茶加工的理化成分比例对茶滋味、颜色等的影响问题上,有一些同学与他持不同的观点。何春雷从不要求大家一定要听自己的,而是反复强调:“去做实验,亲身感受!”
  一位跟何春雷老师做毕业实习的大四学生介绍,何春雷认为学生的高级理论知识,是建立在对真理的理性思考上的。在组织大家反复研究的基础上,何春雷提出“躬亲实践”的教学模式,他把课堂打造成一个自由的课堂,要求学子们积极大胆地将想法说出来、展示出来。他经常布置一些富有重要意义的实践课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在课堂上展示成果,把教学课堂转变为由学生演绎的舞台。听完每个课题报告后,他会指出不足与改进之处。这种授课方法会促使众多学生下课后查阅资料,一起探究专业问题,将陌生的知识转为己有,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和稀泥会害了学生
 
  在学生们的眼中,何老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狠”老师,一个货真价实的教学“恶魔”。“你不付出百倍的努力,想要在何老师那儿顺利做开题报告,是不会如愿的。”
  一位已经毕业的师姐回忆:“刚跟何老师做毕业实习的时候,懵懵懂懂的我以为只要随随便便写一篇毕业答辩论文就可以了,没想到何老师看到我的报告,马上大发雷霆,把我训哭了。后来,在何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毕业答辩的时候,我得到了众多评委老师的认可。”
  在实践教学时,何春雷也一直传达着一种教学态度——严谨。炒茶过程中,在每个关口,何春雷都会亲自把关,也严格要求学生遵循着去做。每当学生们完成一次炒茶实验的时候,何春雷都会检查他们的成果。一次炒茶实验中,一个学生偷懒没炒茶,把另一个学生炒的茶拿了一点给自己。何春雷老师毫不留情地揭穿了他的造假,他事后语重心长地对那学生说:“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了,才知道什么是茶的味道。”
  “三粒米怎能拿来煮一锅粥?如果和稀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害了学生,学术上的事需要从严要求。作为一名教员,对三尺讲台要有敬畏之心,要把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而不能仅仅作为谋生手段。”何春雷严肃地说。
  

Copyright © 2014 www.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宣传部
主办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承办单位:宣传部 网站由宣传部维护/网络中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