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辅导员】杨娟:守爱国之情怀 镌敬业之篇章

2021-06-23 18:18:00作者:环境学院 审稿:李静波 黄成毅 来源:学工部 环境学院 点击数:

  

编者按:春风化雨润桃李,以德育人馨满院。这是一群奋斗在我校学生工作一线,“辅”学生成长,“导”学生德行,“员”学生梦想的良师益友。他们身上体现了立德树人、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的师德标尺。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聆听他们的故事。

-------------------------------------

人物简介:她是温柔时尚的“圈儿娟”,在学习和工作中对同学们耐心指导,在生活中和大家臭美“吃瓜”;她也是强调“三观要正”的“杨老”,会拍着桌子批评学生态度不端,动机不纯;她更是自我要求严格的“老杨”,逼着自己利用各种业余时间学习充电。她,就是深受环境学院学生喜爱的辅导员——杨娟老师。

作为学院党委办公室负责人,她深知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为学院服务。自2015年加入辅导员队伍,杨娟就暗下决心,要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带领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共同进步。她一方面向经验丰富的老政工虚心请教,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学习,加入政工队伍的第一年,她便取得辅导员技能大赛第一名的佳绩,第二年被评为“优秀辅导员”,但是她并没有丝毫放松,反而将荣誉视作鞭策自己的动力,在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方面不断探索,带领学院全体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上接连斩获佳绩,自己也先后取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高校就业指导师等职业认证。如今,作为一名“熟练工”的杨娟仍不忘提升自我,坚定地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迈进,以实际行动当好“川农大精神”的传承者。

懿行育众呕心血 弦歌不辍谱芳华

担任辅导员期间,杨娟常常接手“烫手山芋”,可即便如此,师生情深的故事却从未断续。无论是怎样的“困难户”,她总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成长。有一个同学在见面初期表现出各种“不服”,在杨娟耐心且有针对性地引导后,毕业时他给了杨老师一个大大的拥抱,并笑称“圈儿姐专治各种‘不服’”。还有一位同学性格孤僻,自卑敏感,杨娟坚持与他谈心交流,为他提供机会锻炼自己。最终,该生终于能站在舞台中央侃侃而谈,成功蜕变。

除了积极组织、参加院内校内的心理健康相关工作,杨娟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参加各类心理健康公益活动。她曾受邀为四川省总工会资助的困难职工家庭的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也曾围绕心理健康、情绪情感等问题多次为中青网撰稿。在疫情期间,她主动参与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省心理咨询师协会联合组建的“四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干预工作组”心理干预志愿服务工作,以及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志愿服务工作,利用休息时间作为心理咨询志愿者义务接听来自海内外的心理热线,发挥专业优势,勇担社会责任,以科学的精神、热心与爱心参与到疫情防控心理干预工作中,为疏导不良情绪、维护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怀校顾家赓续行忍泪舍小顾大局

面对困难与选择,杨娟总是能够顾全大局,从容应对。2016年4月的一个周末,杨娟作为团委书记,正在办公室备战优秀分团委答辩,结果接到家里的电话,得知年过六旬的母亲厄患食道癌,已住院准备开胸手术。面对重要的工作和病重的母亲,杨娟难过之余,在沉着冷静地安排好母亲来成都诊治的方案后,依然留守在办公室撰写答辩稿、制作PPT。在前往雅安校区代表学院分团委工作汇报后,她才向领导请假,马不停蹄地从雅安赶到省人民医院,与已经等待在那里的家人见面,带着妈妈重新检查、办理入院手续。从妈妈生病住院、动手术开始,除了手术当天请假一天外,其余时候她都是每晚18:00下班后打车到地铁站,下地铁后又骑20分钟“小黄车”到医院陪伴母亲,次日早上7:00又骑着“小黄车”乘地铁回学校上班,就这样足足坚持了半个月,不曾多请一天假。

2020年疫情爆发后,杨娟牵头学院本科生和离退休同志的疫情防控工作。假期后由于学生分批次返校,她将孩子送到兴趣班后,就回到学校组织学生报到工作。其中有个学生来自疫情重点地区,从她返回学校的前一天,杨娟就一直和她保持联系,提醒报到地点、流程和注意事项。谁知该生返校当天,却在最后一刻忘记了重要流程,并在未经审核办理手续情况下到了寝室楼。得知事情后杨娟心急如焚,既怕其感染“新冠”病毒,又担心引起其他同学不必要的恐慌。于是,她立刻启动学院突发情况预案,协调相关事宜。繁忙的她却忘掉了未回家的女儿。天色渐晚,女儿眼看着老师同学依次离开,一盏盏灯渐渐熄灭,按捺不住内心恐惧,接连拨打了27个电话,希望妈妈接她回家。杨娟只能一边偷偷抹着眼泪,一边生气地训斥女儿“不懂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记者问她有什么想对女儿说的,她只淡淡地说了三个字:“对不起。”

学生培养创方案 心系脱贫显大爱

2017年11月,学校动员青年教师积极报名,踊跃参与对口扶贫地区雷波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杨娟得知消息后,主动建议爱人响应组织号召,将自己的所学投入到脱贫攻坚事业中去。当年12月,她的爱人胡剑锋受组织安排前往雷波县千万贯乡挂职党委副书记,一方面她克服工作繁忙、孩子年幼、老人生病的种种困难,在生活中当好后盾;另一方面,更是利用这个特殊的资源,结合学院特点,推进创新创业工作。

作为指导教师,她组织创建了一支学生创业团队,与雷波县千万贯乡政府签订定点结对帮扶协议,帮助当地蜂农注册“沐娓吉容”蜂蜜商标,让学生参与到《雷波县千万贯乡“玉-草-蜂-畜”种养循环立体农业模式的推广运用》项目当中,同时带领团队连续两年开展“实力助农,产品说话”国家扶贫日活动,参加成都理工大学“冬天里的温暖”精准扶贫美食节等活动,帮助销售脐橙与蜂蜜等当地多种农特产品,团队工作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刘宝珺的鼓励支持,直接带动建卡贫困户10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30户增产增收,公司利润反哺当地。与此同时,创业团队获第五届“互联网+”省赛铜奖,团队成员也在扶贫事业中不断成长。三名成员中一名学生因参与了“玉-草-蜂-畜”项目研究而考取了农学专业硕士;一位前往英国伯明翰大学深造;一位则继续攻读生态环境方向硕士研究生。

扶贫先扶志,杨娟还组织一支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当地公益支教,为当地学校捐资助学;连续两年开展“衣传千万贯 情满凉山州”暖冬行动,为千万贯乡贫困户带动过冬的衣物。这支实践队伍获评“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如此不同于其他扶贫干部家属的特点,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记者专程来到学校,对杨娟和学生团队进行了为期7天的采访。

作为妻子,她从不软弱,“家里有我,无需牵挂”,这是她对丈夫的寄语;作为母亲,她言传身教,“身为女子,志似男儿”,这是她对女儿的教导;作为党员,她大爱无疆,“胸有沟壑,心怀感恩”,这是她对自我的要求;作为辅导员,她爱岗敬业,“以诚相待,用心陪伴”,这是她对学生的承诺。

每一个生活角色,杨娟都“倾情扮演”。尽管角色身份各异,但无不彰显着她的爱国情怀与敬业精神,它们深深根植于杨娟的内心,让每个角色都熠熠生辉,精彩灵动。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