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扬楫】郎静:漫漫研途探索者

2022-01-12 17:07:56作者:小麦研究所 审稿:魏育明 来源:小麦研究所 点击数:

  

人物简介:郎静,中共党员,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作物遗传育种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New Phytologist》(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0.151)发表论文1篇。2021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21年度优秀研究生。

本科期间,郎静加入王际睿教授课题组学习,开始接触分子实验。刚开始克隆小麦基因她就遇到了困难,理论上一周就要完成的实验,由于PCR扩增无目的条带,导致实验无法按时推进。不断优化实验条件,一个月后她才成功克隆出了目标基因。反复的失败让她体会到了科研的不易,但她也被实验过程中一层一层剖析问题,仿佛探索者一样发现新事物的魅力所吸引。她也就此明确了读研读博的目标。

研究生期间郎静拿到小麦种子颜色与萌发关系的研究课题时,因为没有经验而感到无从下手。导师王际睿教授告诉她:“实验上遇到的部分困难,没有办法从书本上找到答案时,就要通过阅读文献找线索,再动手一次次验证。”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一摞摞笔记本,整理出来的一个个实验技术步骤,都成了她起早贪黑阅读文献的见证和成果。然而,也正是那段时间的沉淀,让她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研究小麦,不仅仅在实验室,更需要在田间。想要弄清楚种子颜色与萌发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缩小数量性状基因座,第一步就是需要构建数量足够大的定位群体。母本与父本花期相遇才能保证杂交成功,错过就得再等一年。为了保证杂交成功,郎静泡在实验基地调查抽穗情况、植株表型;去雄、套袋、授粉,每一步都要保证精准无误。为了保证母本不被窜粉,郎静选择在温度较低的早晨去雄,为了提高杂交成功率,需要在温度较高、容易扬粉的午后。崇州基地三四月的早晨温度较低,中午闷热潮湿,郎静从不觉得辛苦,一心只想着尽快推进项目进展。

“做科研,就是要跑在别人前面。”导师时常对郎静说的话她牢记心间。时间紧、任务重,食堂、寝室、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持续了郎静整个研究生涯,没有周末节假日,从田间到实验室,从实验设计到结果呈现,一本本厚实的实验记录,是她挥洒汗水的见证。表型鉴定、标记开发、基因功能验证,实验过程有失败与痛苦,也有成功与快乐,枯燥乏味的科研生活在她看来却充满无穷魅力与乐趣。在导师指导下,郎静又和小组成员投入了大量精力讨论实验进展、梳理文章思路,最终她关于小麦种子颜色与休眠关系的相关研究结果在植物学方面极有影响力的知名期刊上获得发表。

读书,不意味着“离农”。有一次郎静拿着铁锹混土种材料,花盆和泥土堆成了两座小山,与一旁瘦瘦小小的她形成鲜明对比。路过的保洁阿姨看她一声不吭,干得辛苦,就好奇地问:“同学,你选择这个专业后悔过吗?”郎静一愣,脑海里迅速回想起自己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都是选择农业相关专业。这期间,虽然遭遇过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但她自己从未后悔。因为在她心目中,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郎静说:“希望能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奋斗不息的拼劲、乐观向上的心态,在科研中笑对失败与压力,走得更稳更远。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农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