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大精神新传人】蔡易:爱岗敬业勇担当 团结有爱育栋梁

2020-08-07 16:07:05作者:刘小艺 审稿:丁春邦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点击数:

  

编者按百年川农,风雨兼程。在百余年办校历程中,川农大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一代代川农人用奋斗积淀出了“川农大精神”。今年是"川农大精神”命名20周年,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重温川农人的奋斗史,阐释“川农大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以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传承和弘扬这一伟大精神。

蔡易,1982年9月生,中共党员,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微生物专业取得学士及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在2010-2014年间先后于香港中文大学、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4年回国后来校工作。参加工作数年间先后发表SCI文章14篇,包括在《Plant Cell》 《Trends in Plant Science》《Plant Journal》 《Plant Physiology》 《Traffic》上发表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文章6篇。

留学梦已圆  川农情缘长

1998年,他于南开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取得学士学位,4年后又考取了本校研究生。2006年,蔡易去了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毕业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继续深造,从事博士后研究。

几年的海外留学生涯,蔡易在掌握前沿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行业里小有名气。几年下来,蔡易早已习惯了美国的生活,“在美国的生活平静安逸,可是在这种满足感里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激情、梦想仿佛越来越遥远。”回忆起当初的选择,蔡易感叹到。因此,结束哈佛医学院和麻省总医院的博士后研究之后,蔡易坚定地选择了从海外归国。

回国前,蔡易在网上查询到四川农业大学的资料时,对于学校简介中关于“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印象深刻,觉得朴实无华的十六个字里蕴藏着一种令人振奋的精神力量。于是他选择了川农大,成为了生命科学学院做一名教师,成为了“川农大精神”的新传人。工作这几年来,他更加确定了当初的选择,“川农大精神”一直激励他不断奋斗前进。

科研是爱好  责任不敢忘

对于科研,蔡易总是显得认真严肃,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与学生约好早上八点半的谈话,他总是提前一个多小时到达办公室。事实上,蔡易这样的工作节奏已经成为了习惯,每天晚上凌晨1点多,在周围寂静无声的环境中看看论文文献,给学生改改论文。每天起床吃完早饭后,便到办公室上班,中午随便吃个盒饭或者去食堂、面摊解决午餐,然后继续回办公直到下午回家吃晚饭,每天大约在七点吃晚饭,边吃饭边看新闻联播,吃完饭又从家里回到实验室。每天的生活就如用标尺一般准确,从家到实验室两点一线十分规律。

“原先还有一些爱好,跑跑步,看电影,现在什么业余爱好都没了,每天就是在实验室,周末、寒暑假也闲不下来”,他笑道,“有人说我很枯燥,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每天沉浸在科研的世界里过得丰富多彩。”对于长期在实验室的蔡易而言,出差开会其实就是他的一种调整,“出去一趟,换个工作环境,换种工作方式”。

除了自己的科研热情,蔡易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学生和同事。他表示,既然要教书育人,那么教师首先就要起到标杆作用,这是作为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身边年轻学生很多,他们都看着老师的。往往一个团队里,老师什么样子,学生毕业以后也是什么样子。所以教师自身的身教非常重要。”在实验室里,他强调团结、自由、平等,经常主动同学生交流,询问同学们是否有未解的问题或独特见解。蔡易老师说:“有时一些闪光点就是在这种互动中迸发出来,而这对我本身也是一种提高。”因此,他的学生们总是互促互进、团结拼搏。在各位同事的眼里,他实验室的学生几乎成了“优秀”的代名词:热心、负责、大局意识强而又亲切易处。身为指导老师的蔡易除了出差在外,其余时间总是守在实验室里与学生们一同努力。“他的实验室规定寒暑假只有各十五天假期,蔡老师总是和学生们一样守在这里,除开这十五天无一不是。”“自从跟他共事以来几乎就没看见他在晚上11点之前回家过。”与蔡老师一同工作的郭晋雅老师如是说到。

除开自己的实验室,蔡易还会帮助其他老师教授进行管理工作,从每周例行的组会,到面对每个学生的个人报告,他都一力承担。同时,作为曾参与留学深造的高材生,他也从国外带来了很多学术理念,并结合自身的科研经验与所有人探讨而不藏私。“我能给什么?”一直是令他保持思考的问题,在他的思考中,分享自己所有的知识,便是自己对这个社会和身边的人最大的责任。

正是他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2018年5月,蔡易担任四川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并在之后的数月中先后担任了四川省生物化学学会以及科普与社会服务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等职,发表SCI文章14篇,他在主持自身科研工作的同时,也致力于如何将这一切传播得更为深远。

甘心于付出  尽心于学生

身为党员教师的蔡易时常苦恼于自己的科研压力导致自己无法过多参与教学工作,但自心而始的责任感却提醒着他教育工作者的身份。百般权衡,他决定转变思路,从参加大思政工作的角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学校拍摄招生宣传影片时,蔡易老师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参与拍摄。六月的天气已有了夏日的燥热,为了拍摄效果,蔡老师坚持着衬衣。由于蔡老师和同学们都是第一次拍摄,有一个老师与同学互动的镜头一直没有得到导演的满意。然而,在并不是很宽敞的教室里,挤满了拍摄仪器、道具和灯光,高电压的照明灯将室内温度一下提升了很多,一遍又一遍的重拍,蔡老师已经满头大汗。由于拍摄器材瓦数过大,在拍摄途中教室跳闸了,这时候也快到中午午饭时间了,尽管蔡老师已经显得很疲惫了,但是他没有一丝不悦,反而安抚着同学的情绪,“大家再坚持一下啊,导演马上就要给我们杀青了。”蔡老师的话让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顿时大家都忘掉了拍摄的辛苦。一个月后,宣传片在学校官方网站发布,由于时间安排和剪辑,蔡老师的镜头仅仅只有两秒钟,但是他却认为拍摄不是目的,能让同学们有一个这样为了学校的荣誉,在一件小事上全力以赴的体验,也是值得的。

在教学中,一位老师在讲台上授课时或多或少都会向学生传达他的价值观,蔡易希望他向学生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让学生成为有责任心的、善良的、宽容的人。他认为,教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教师“在影响着即将产生影响的人,这些人未来可能在行行业业成为精英”,他说,“教师的职业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因为你在课堂上不经意说的一句话很可能对这些孩子影响很多。”课上的蔡易几尽其能倾囊相授,作为班主任的蔡老师更是不辞辛劳,在同学们的工作、考研等人生大事上出谋划策,帮助他们构筑人生蓝图。他不仅在学术上为学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而且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

科教之道漫漫修远,“川农大精神”一直伴随着他奋斗前进,凭着一腔热爱上下求索的蔡易已在岗位从事科教工作五年。“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是蔡易对自己肩负的荣誉与责任最好的写照,也是“川农大精神”在他身上最好的体现。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学校2024年度党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
    学校2024年度党
  • 学校2024年度党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
    学校2024年度党
  • 【优秀学生标兵】吴娜:“笨鸟”的华丽蜕变
    【优秀学生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