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大精神新传人】周永红:机遇垂青于不断进取并时刻准备着的人

2020-07-10 09:11:33作者:李劲雨整理 审稿:张俊贤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编者按百年川农,风雨兼程。在百余年办校历程中,川农大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一代代川农人用奋斗积淀出了“川农大精神”。今年是"川农大精神”命名20周年,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重温川农人的奋斗史,阐释“川农大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以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传承和弘扬这一伟大精神。

1BA18

人物简介周永红,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院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教育部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首批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骨干青年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首届教学名师,国际小麦族协作组成员,中国学位与研究教育学会第六届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植物志》主编;选育小麦、中药丹参和牧草新品种10个;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3项。

科研方向的坚定选择

1983年,周永红从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毕业分配,来到学校植物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后,基础课程老师的发展受限,他不知道个人发展的未来在哪里。

分析了自身优势,结合学校的特色,他于1988年在职报考本研究室主任杨俊良和颜济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是作物遗传育种,从事小麦种质资源与育种。遗传育种不是他的优势,但他在植物资源的分类与演化研究上拥有不错的基础,曾经在南京大学,系统学习了禾本科植物的分类与系统演化,师从于耿伯介先生。

从此,小麦族与他结下了一辈子的缘。

在颜济教授和杨俊良教授的门下,他攻读了博士学位,1998年拿到博士学位。

经典植物分类是一项基础研究,很难有大的科研项目支持,一般省级科研部门不会支持,只有争取自然科学基金。他于2000年开始撰写基金申报材料,年年写,年年失败,第四次终于成功了,获得第一个关于仲彬草属分类的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至今,他主持6个关于小麦族分类的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随着团队人员增多,自然基金项目的资金也不多,让他在研究方向上又有了迷茫。

时任北京大学生物科学院副院长顾红雅师姐鼓励他:“永红,你就坚持在这个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从此,他确定了方向:小麦族生物系统学与资源创新利用。

科学研究的执着追求

大多数小麦族分布在中国西部青藏高原等地的茫茫戈壁草原、巍巍崇山峻岭的地方,条件十分艰辛。他跟随导师颜济和杨俊良两位导师,在高原3000-5000米的海拔上收集小麦族种质资源,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缺氧、吃不下饭、睡不着觉。70多岁的导师、国外老教授在野外精力充沛,干劲十足,相比之下,他内心觉得有愧,吸着氧气,坚持做下去。

后来,他带领自己团队的年轻老师和研究生每年至少有一次野外采集和考察,20年过去了,他跑遍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四川川西高原、西藏部分、东北等20余省,以及加拿大、美国、日本、德国等地,收集了大量小麦族植物资源,建立了亚洲唯一的小麦族植物标本室和资源库,也是收集和保存小麦族野生资源收集最广泛、种类最多的种质资源资源库。

大量野外调研,团队为后来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国家和四川省项目支持下,通过近百名师生的艰苦努力,他们获取了小麦族植物的系统分类、资源评价和创新到资源开发利用的宝贵材料。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大量高端学术论文,主编或副主编学术著作,选育小麦、中药丹参和牧草新品种,斩获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他获得了许多荣誉。

科研团队的精心培育

周永红说,一旦确立了科研方向,就要思考组建科研团队。

他最早建立了植物资源与创新利用大课题组,包括生命科学院杨瑞武、丁春邦、张利、王晓丽、刘静、廖进秋和小麦研究所的张海琴、康厚扬、凡星、王益和沙莉娜,运行了5-6年,发展很好,大多数成为教授和博导,各自手下也有了一些人员。他将团队细分成3个小团队,他领导一个小团队,做小麦族生物系统学与资源创新利用;丁春邦领导一个小团队,做特色植物资源分类与开发利用;张利带一个团队,做丹参植物及其综合开发利用。3个团队运行良好,逐步形成“有基础、有传统、有特色、有优势”的团队组合。

培育团队过程,十分辛苦,周永红要思考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团队近期和长远规划和目标任务,找研究课题、找科研经费,思考团队的发展、成员的发展。对团队成员的全方位关心,更是稳住团队人心重要的基石。心稳住了,心情愉快了,才能用心干事,努力干成事,个人才能发展,团队才能进步。

他常告诉大家“在学校工作,你就要看职称和岗位晋升条件,按照高于基本条件去准备,你就能成功。填写申报表,里面内容自己都可以填写进去,就差得不远;如果一些填不上去,有很多空的,最好不要填写申报,没有希望。”

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一张特殊的表格,记录着团队每一个人的成长进程:谁该评副教授、教授了,还差什么条件,缺几篇论文,都一目了然。他常常传导压力给大家,有压力才会有能力,更多是管理和鞭策。除了强调“个人学术”外,他强调,更重要的是“个人品性”,即人品。个人素养、为人处世、友爱和谐、淡泊名利等,都需要向周边人学习,向优秀的人学习,才能实现“个人大发展、团队大繁荣”。

教师职业的初心热爱

教师,是周永红从小尊敬和崇拜的职业。

成为高校的一名老师,是他一辈子的骄傲和荣幸,十分珍惜。无论他当了教授,还是成为所长、院长、校区常务副校长,都希望学生称他为老师。曾有一位刚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叫他周教授,让他觉得很生疏、陌生,他在任何场合别人都称呼“周老师”,内心会自豪和感动。

他认为,作为教师,首先是要教好书。无论是基础部的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普通生物学等基础教学和实验课,还是后来给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上的现代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禾本科植物学、小麦族生物系统学和专业英语与科技论文写作等学位和专业选修课程每一次讲授,都需要很长的备课时间,他尽可能给学习知识,增长才能,培养兴趣,讲授生动而不死板,受到师生好评,成为四川省首届教学名师。

他认为,作为教师,需要不断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他建立教学团队,编写《普通生物学》和《植物学》教材,创建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主持的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加快生物学学科建设,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他和团队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普通生物学》教材时,精心策划,反复研讨,历经3年终得出版,得到用教材的老师们的好评。在他心目中,出一本教材,一定要出精品,让用者发出好评,否则就不要去出书了。

他认为,作为教师,要关爱学生,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他每年要在团队大会奖励“三会、四勤、五讲、六多”的学子,即“会做人、会做事、会做成事”“勤读书、勤实践、勤思考、勤交流”“讲学习、讲纪律、讲效益、讲团结、讲奉献”“多一点勤奋和努力、多一份理解和鼓励、多一缕奉献和合作、多一颗关爱和宽容、多一丝沟通和微笑、多一些产出和成果”的学生。他常以曾国藩的一段勉励学生“不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首先看你是不是英雄;不是这个世界没有为我们创造机遇,而是要看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会发现机遇,创造机遇,并紧紧地抓住机遇,利用机遇。”

他认为,关爱学生要落实到实处,从他们的实际情况考虑,为他们着想,关心他们发展和成长,让他们在学习期间收获最大值。他指导毕业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研究生70名,其中1名博士学位论文获得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3名博士论文获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些毕业的博士大多数都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成长很快,都有较好的发展。

管理岗位的无私奉献

周永红从小麦研究所所长、成都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成都校区常务副校长、研工部部长、研究生院院长到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处处长,身份不断在变,不变的是对工作的热爱、无私的奉献和对职工的关爱之心。

在他看来,管理工作需要做好“责任”“担当”“付出”“协调”“经营”5个关键词。这几年,他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学科建设、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中,为更多的人赢得时间、赢得精力,在他们业务中出人头地,产生国际国内学术影响。他带领的管理部门做到“每个人有分工,但分工不分家”,协调出色完成相关工作。把带领的团队打造成“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协同发展”的工作模式,让大家愉快工作和生活。

同时,他担任教育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学位与研究教育学会第六届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这些社会兼职对提升学校声誉和影响发挥了作用。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学校2024年度党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
    学校2024年度党
  • 学校2024年度党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
    学校2024年度党
  • 【优秀学生标兵】吴娜:“笨鸟”的华丽蜕变
    【优秀学生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